嗨,各位宝宝们好啊。想不到我今天还会发推送吧。(*^__^*)嘻嘻……
虽然,说过不定期,但是我会在有空时发。(⊙v⊙)嗯就这样。欢迎各位在后台回复“目录”提取欧阳慕蓉为各位推送的大多数文章(在底部菜单栏,使用指南,里面有,提取文章,点击也会出现目录索引文。)。里面有的直接有链接,复制了,浏览器打开即可。有的是在后台对话框输入我在那篇目录索引文里面提到的关键字提取文章,各位不要任意凭想象提取哟。一般情况下,关键词会比较短。不会太长,好几个字那样。
更多音频内容,欢迎各位在喜马拉雅听和懒人听书用户栏,搜欧阳慕蓉,记住是“蓉”。就可以找到大概条音频了。包括很多专辑。
颃颡([hángsǎng][解释]咽喉。)岩是指因正虚邪实,邪毒结聚颃颡,日久逐渐恶变而成。以鼻衄、鼻塞、头痛、耳鸣,颈部恶核为主要表现。
西医学的鼻咽癌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古代医著在“失荣”、“石上疽”、“瘰疬”、“恶核”、“真头痛”等病证中有类似颃颡岩常见症状的描述,如《外科正宗》之“失荣”有类似于颃颡岩之有颈部恶核者。
病因病机
颃颡岩的发生多因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逐渐结聚而成。气候、环境、不良嗜好、不良刺激等致病因素导致体内肺、脾、肝、肾等脏腑发生了病机变化,出现了气血凝滞、痰浊结聚、火毒困结,以致经络受阻,积聚而成肿块。
1.气滞血瘀,凝结颃颡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若因情志不遂,悲怒忧思等七情所伤,以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滞则血瘀,气血凝结,阻滞脉络,日久形成肿块。
2.痰浊结聚,困结颃颡肝郁犯脾,或饮食劳倦伤脾,运化失健,痰浊内生,结聚顽颡,日久而成肿块。
3.火毒壅盛,蕴结颃颡过食辛辣炙煿,或常吃霉变腐烂食物,脾胃受伤,热毒蕴积,结聚而成;或由于肝郁化火,火毒上壅,结聚而导致癌肿的发生。
4.正虚邪毒,结聚颃颡禀赋不足,或因年老体弱,以致体内阴阳失调,防御能力下降,邪毒乘虚而入,结聚不散而发为癌肿。
辨证论治
辨治思路: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较长。早期多属实证,晚期多属虚证,临床上往往邪实未去,虚象已露,故在治疗过程中,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或以毒攻毒、苦寒泄热,或活血行气、祛痰散结,宜酌情选用,灵活施治。
内治法
(一)顽颡岩
1.气滞血瘀,凝结颃颡
临床表现:鼻涕带血,鼻塞,耳内胀闷或耳鸣耳聋,头痛呈跳痛或刺痛。鼻咽肿块暗红,或有血脉缠绕,触之易出血,颈部或有硬实肿块。可兼有胸胁胀痛,口苦口干。舌质红或暗红,或瘀暗紫斑,舌苔白或黄,脉弦或细或涩。
证候分析: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凝结顽颡,故见鼻塞、耳胀,耳鸣耳聋,鼻咽肿块暗红,颈部肿块;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故涕血;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故头痛如刺,胸胁胀痛,舌暗红或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薄荷行气疏肝,当归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行气;丹皮、栀子清肝凉血,解毒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可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活血散结;穿山甲、牡蛎、昆布、海藻软坚散结。
2.痰浊结聚,困结颃颡
临床表现:鼻塞涕血,耳内胀闷,头痛头重。鼻咽肿块色淡红或有分泌物附着,颈部多有较大肿块。可兼有痰多胸闷,体倦嗜睡,或见心悸,恶心纳呆,便溏。舌质淡红或淡暗,舌体胖或有齿印,舌苔白或厚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饮食劳倦伤脾,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结聚不散,则鼻咽见肿块,颈部恶核,鼻塞;痰湿凝聚,清阳不升,则耳内胀闷,头痛头胀;痰浊内阻故体倦嗜睡,痰多胸闷,恶心纳差,便溏,舌质胖或有齿印,苔白或腻,脉滑。
治法:清化痰浊,行气散结。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方中以半夏、胆南星、瓜篓仁、北杏仁、陈皮以化痰散结;茯苓健脾化痰;枳实、姜汁行气醒脾祛湿。可配以党参、白术、鸡内金以健脾和胃;若颈部肿块较大,痰多者,可配山慈菇、风栗壳、猫爪草、昆布、海藻或四生散以化痰软坚逐瘀。
3.火毒壅盛,蕴结颃颡
临床表现:痰涕带血或鼻衄,污秽腥臭,头痛剧烈,耳鸣耳聋,或视蒙复视。颃颡癌肿溃烂,或呈菜花状,或有颈部硬实肿物。可兼有咳嗽痰稠,心烦失眠,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厚腻,脉弦滑或弦数。
证候分析:火毒雍盛,热毒蕴结顽颡,则肿物溃烂或呈菜花状,颈部恶核;血热妄行,则鼻衄、痰涕带血;火毒互结,脉络不通则头痛复视,耳鸣耳聋;咳嗽口苦,心烦失眠,便结,尿黄,舌红,脉弦数均为火毒蕴结之征。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散结。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柴胡清肝汤加减。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清热泻火,解毒散结;柴胡清肝汤清肝胆郁热。可加土茯苓、鸡内金、蛇舌草、猫爪草、山慈菇以祛湿毒、散结聚;若火毒伤阴,可加沙参、玄参、葛根养阴泻火。
4.正虚邪毒,结聚颃颡
临床表现:鼻塞涕血,耳鸣耳聋,头痛眩晕。鼻咽肿块色淡红,或血脉缠绕,颈部可触及硬实肿块。可兼见形体瘦弱,面白无华,或腰膝酸软,盗汗,五心烦热。舌淡红或少苔,脉弦细。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弱,正虚不能抗御外邪,或邪毒久留不散,结聚顽颡,则肿块色淡红,鼻塞,头痛;邪毒上壅,气血虚损不能上荣清窍,则耳鸣耳聋,头痛眩晕;形体瘦弱,面色少华,腰膝痿软,潮热盗汗,舌淡红或少苔,脉细均为气虚阴血亏损之征。
治法:调和营血,扶正祛邪。
方药:和荣散坚丸加减。
方中以八珍汤调和气血;陈皮、香附行气解郁;花粉、昆布、浙贝母、夏枯草清热化痰散结;红花活血祛瘀;升麻、桔梗载药上行。全方共奏调和营血,挟正散结之功。
(二)常用抗癌中草药:
目前用于治疗癌肿的中草药很多,一般加入内治方药中使用,按其作用归类如下。
⑴泻火解毒类:白花蛇舌草、石上柏、山豆根、七叶一枝花、蛇泡勒、山海螺、虎杖、青黛、半枝莲、了哥王。
⑵祛痰散结类: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猫爪草、昆布、海藻、硇砂、黄药子、浙贝母、山慈菇。
⑶活血散结类:虻虫、三七、土鳖、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白花丹、葵树子、水蛭、石见穿。
⑷镇痉止痛类:蜈蚣、全蝎、露蜂房、僵蚕、蜣螂、马钱子。
外治法
1.涂敷 局部疼痛,可用1%冰片乙醇涂敷疼痛部位,有止痛的作用。
2.外敷 颈部恶核溃烂,可外敷阳和解毒膏,以解毒散结,补托排脓祛腐,敛口止痛。
3.滴鼻 涕多腥臭污秽者,应使用解毒排脓的滴鼻剂,如鱼腥草液、滴鼻灵;鼻咽肌膜萎缩,干燥痂多者,可用滋养润燥的滴鼻剂滴鼻,如薄荷油等。
4.外洗 放射性皮炎,轻者皮肤粗糙、瘙痒,重者起颗粒,皮肤增厚水肿、发红、丘疹,甚则皮损难愈。可外用花椒、白矾水清洗,外敷三黄软膏;皮损渗液者,可掺珍珠层粉以收敛生肌。
5.含漱 口咽肌膜溃烂疼痛者,可用银花、连翘、甘草煎汤含漱,或用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或含服六神丸,或用喉风散、西瓜霜吹喉,以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按照肿块发生的部位分经取穴,目的在于通经络、和气血,以散结聚,祛邪止痛。方法:取局部穴位和全身穴位相结合,毫针刺,用泻法。每次选主穴、配穴各1~2穴,每日针刺一次,或于头痛,局部疼痛时针刺。
主穴:风池、下关、上星、大迎。
配穴:臂臑、手三里、合谷。
上面这些穴位除了针灸,点按也可以。还可以刮痧,只要刮痧面积覆盖到这个穴位即可。刮痧也是有效用的,但是需要时间,需要配合针灸和中药治疗。
我今天放出这个病症来,就是希望各位可以对照自身,看看到哪个程度。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最后,祝各位周末愉快!提前祝各位十一快乐哟。
(*^__^*)嘻嘻……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哪里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