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癌症筛查才有用简明实用版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9-10 12:20:09   点击数: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如果你有重度吸烟史,也许可以考虑做个肺癌筛查

(图片来源:Unsplash)

编者按:

年,著名主持人李咏辞去央视职位决定回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教书时,与妻子哈文在学校报告厅与学子们座谈。台上的他谈笑风生,风趣幽默,与电视上并无二致。时年44岁的李咏希望自己能活到88岁,第一个22年在求学,第二个22年在央视工作,第三个22年回学校教书,第四个22年,他说,“就得我闺女法图麦·李来管我了”。

然而,在昨日,哈文发布微博: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消息传来,人们惊诧万分,纷纷悼念。他太年轻了,才50岁啊!痛惜之余,人们也在发问:癌症怎么来的这样早?可以再早一些发现吗?癌症筛查有没有用?本文将试图捋清这些问题,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能力去爱你所爱。

撰文

蒋海宇张晗

责编

程莉

●●●

谈癌色变的时代,健康意识的转变尤为重要,重大慢病管理核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些医疗机构宣称高危害肿瘤早期筛查技术——PHRC,一千多元就可进行多种早期癌症筛查,给治疗留下充分的时间……

可是,癌症筛查究竟效果如何?癌症筛查适合所有人吗?癌症筛查百利而无一弊吗?

什么是癌症筛查?

癌症筛查是为了在癌症症状尚未显现时,就在人身体里找到恶性肿瘤。如果我们能在早期发现恶性肿瘤或者其它异常组织,就能更容易地抗击癌症。相反,等到各种症状开始出现,肿瘤可能已经增大甚至开始转移,也就更难治疗。

因为癌症筛查通常是在没有任何相关症状显现时进行的,所以如果医生让你去做癌症筛查,也不代表医生就认为你可能得了癌症。

目前癌症筛查的主要方式有:

??身体检查和病史:医生会建议受筛查者做一个全身体检,检查身体的一般状况,以发现肿块或者其他异常。患者过去的健康习惯、历史疾病和治疗状况,也会被医生记录下来。

??化验:医生会测试患者的组织样本、血液样本、尿液样本,或者其他组织样本。

??医学成像:对患者体内的一些区域拍照,比如筛查乳腺癌的乳房X线照相术。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寻找和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癌症筛查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筛查都有帮助,甚至大多数筛查都有风险。在做筛查之前,被筛查者应该详细了解所使用筛查手段的风险,以及是否有证据显示该手段能降低癌症致死率。

一些筛查手段会导致出血或其他身体伤害。比如,用肠镜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可能会撕裂肠壁。

假阳性诊断是可能的。癌症筛查可能会在被筛查者没有癌症时得出异常结果。假阳性诊断会带来心理上的焦虑,以及后续的检查和治疗,而这些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假阴性诊断也是可能的。癌症筛查可能会在被筛查者患癌症时显示一切正常。即使已经有癌症症状出现,患者也可能不会及时寻求治疗。

癌症筛查可能导致过度诊断。即使筛查正确诊断出了肿瘤,有些肿瘤的生长也许非常缓慢,在患者生命周期内不会产生危害,对此进行治疗会造成过度医疗。

癌症筛查并非是用来诊断癌症的。当筛查结果出现异常,医生会采用更多的检查手段以诊断癌症。比如,通过乳房X线照片,我们能够发现胸部的肿块,但肿块究竟是不是恶性肿瘤还需要更多的测试(比如通过组织活检)来确定。

癌症筛查不一定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一些患者的肿瘤可能永远不会产生症状,并且在一定时间后就停止生长。因此,癌症筛查会导致过度诊断,并带来过度治疗,比如不必要的切除手术。之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知识分子》上发文,认为一些癌症筛查并没有降低死亡率。比如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筛查:每筛选人,将多检出49例病患,其中却有48例属于过度诊断。

?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前内腺癌意义不大(图片来源:韩启德,)

所以,在决定进行癌症筛查之前,一定要向医生详细咨询,了解癌症筛查的利弊,慎重权衡。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癌症筛查?

韩启德认为,依据进展速度,恶性肿瘤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

?按病理进程划分的三类癌症(假设)(来源:韩启德,)

第一类发展极快(A),一旦发现即使立刻治疗往往也难以逆转;

第二类进展比较缓慢(B),症状出现以前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窗口可以被检出,而且病理上还属于早期,通过治疗可以减缓或者中断其病程;

第三类属于停滞(indolent)型,发展非常缓慢,直到人的生命终结时还不会出现症状或引起死亡(C和D),有些甚至自动消失,就像有些人曾经得过肺结核或肝炎,只是自己没有发现而已。

每种恶性肿瘤都包含这三种类型,只是不同肿瘤包含某一种类型的概率不同,如食管癌、胰腺癌多数为第一种类型;结肠癌、子宫颈癌含第二种类型较多;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多数为第三种类型。近些年在乳腺癌、肺癌和黑色素瘤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第三种类型患者。

可以想见,癌症筛查对第一种类型的患者意义不大,对第二种类型患者意义较为显著——某种恶性肿瘤中包含第二种类型肿瘤比例越大,可检出的患者数目就较多,可能从治疗中受益的人数也就较多;而对第三种类型患者则只是导致更多的过度治疗而已。

因此,对于癌症筛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国立卫生研究所癌症中心(NationalCancerInstitute)有制定详细的筛查建议,明确在什么时候筛查是合理的,这里我们引述一些常见的癌症类型,以供参考。

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

??绝大多数(90%)结直肠癌患发生在50岁及50岁以上人群身上。

筛查风险:

??肠镜检查导致的肠道穿孔和出血;

??肠道准备相关并发症、化学性肠炎;

??息肉电凝切除术后综合征(PPCS)等。

筛查建议:

??推荐50岁到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都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筛查方法有多种,具体请咨询医生。超过75岁的人请咨询医生是否有必要进行筛查。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你可能需要在50岁之前进行测试,或者比其他人更频繁:

??近亲属患过结直肠息肉或者结直肠癌症;

??患有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氏病或溃疡性肠炎;

??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等遗传综合征。

口腔癌、喉癌、食道癌

??没有研究表明,筛查口腔、咽部或喉部癌症会降低死于这些癌症的风险。超过一半的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在被发现时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其他区域。

乳腺癌

高危人群:

??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者在BRCA1和BRCA2基因上有遗传变异。

筛查风险:

??由假阳性结果导致的不必要后续检查和手术;

??对本来不会引起症状的肿瘤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导致放疗和手术的风险。

筛查建议:

??50岁至74岁的女性,推荐每两年进行一次乳房X线检测或乳房核磁共振成像;

??对于40岁至49岁的女性,何时开始此类检测和检测频率需要咨询医生确定。

?乳房X线照相(图左为正常乳房,图右为长着肿瘤的乳房,图片来源:wikipedia)

肺癌

高危人群:

??有重度吸烟史,烟龄指数大于30(平均每天吸一包烟,持续一年,记为1个烟龄指数);

??仍为烟民或者戒烟不足15年;

??年龄在55岁至80岁之间。

筛查风险:

??由假阳性结果导致的不必要后续检查和手术;

??对本来不会引起症状的肿瘤进行不必要的治疗;

??反复的低剂量CT检查所产生的辐射可能导致原本健康的人患上癌症。

筛查建议:

??仅推荐给长期吸烟的高危成年人群

宫颈癌

非高危,但增加风险的因素:

??吸烟

??有HIV或者其他降低免疫能力的身体状况

??长时间使用避孕药(五年以上)

??多次生产(3次或以上)

??有多个性伴侣

筛查建议:

??对于21岁至29岁的女性,推荐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

??对于30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推荐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者每5年进行一次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或者每5年进行一次二者的联合检测,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对于6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你在近几年的检查结果正常,或者在子宫切除术中将宫颈切除,你可能不需要检查。详情请咨询医生。

参考资料:

1.  CancerScreening,NationalCancerInstitute,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zztx/13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