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良子讲故事——急诊医生角度的急诊故事,点击蓝色“急诊医生良子讲故事”,周周有故事,让您更加深入的了解急诊科,还有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
在急诊科时间长了,你就会见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一切对医生和护士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因为很多都超越了一般人的思维。
一
据说他来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什么原因,老人也不会说话,只是指着脖子表示不舒服,这下可难为了医生和护士。连接好监护,看上去,好像一切都正常,但是一会老人的监护就会报警,氧饱和下降了,心率快了,血压开始降低了,大家一阵忙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人监护的数值就变好了。问问家属,也是一脸茫然……
S医生迷茫了,怎么办?已经是晚上了,外援已经都看过了,大家都对老人很奇怪,家属也不能提供有用的线索,如何处置?既然老人老师指着脖子说不舒服,那就去扫颈部的CT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吧。也许可以提供线索。深夜里,S医生和护士带着急救包,还有陪检推着老人去了CT室。
当颈部CT扫完后,似乎有答案,也许更迷惑了。老人颈部CT提示在喉部有不规则的“肿物”?密度似乎低一些,从片子上看“肿物”似乎有蒂,可以活动,而且看上去不小了,难道老人是长东西了?那么为什么今晚上,他感觉不舒服,之前没有感觉?不管怎么样,终于接近答案了,明天请耳鼻喉科纤维喉镜看看就明确答案了。老人一侧卧位的时候,可能“肿物”活动后遮盖一侧气管,因此氧饱和度出现下降,翻身后“肿物”不再遮盖气管后,氧饱和度自然升上来了。
这一夜,S医生非常担心,担心老人的“肿物”活动大了,要是直接堵死一侧的气管,就麻烦了,不停的叮嘱护士说,要看好老人,不要向容易遮盖气管的那一侧翻身,一定,一定……终于天亮了,还没有到交班的时候,S医生还是不放心,站在老人床边,不知道如何解释?难道是长肿瘤了?医院喉肿瘤全国知名,但之前没有任何感觉,突然长肿瘤了,这无法解释。
天已经大亮了,家属准备给老人吃饭,老人挣扎着坐起来,啊嚏,一阵巨咳,一块棕色的不明物喷到了被子上。老人不会出事吧?监护仪显示一切正常,甚至比打喷嚏之前还要好,再仔细看看那块不明物,竟然是一块苹果,老人指着那块苹果,高兴的比划着。S医生突然明白了,那看上去像肿物其实就是卡在喉咙的那块苹果。一旁的家属也恍然大悟,昨天下午是给老人吃苹果来着,老人吃了苹果没有多久就感觉不舒服了,在家一阵收拾,也没有好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医院了。这都是苹果惹的祸!
其实S医生很有话说,对于因为脑血管病卧床的老人,尤其要注意饮食呛咳和误吸。如果发生气管误吸,最好的办法就是Heimlich急救法。对于可以站立的人,可以用经典的Heimlich急救法进行施救,站在患者背后,其中一只手绕到患者胸肚之前,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压迫患者的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如果是小孩子需要俯卧位,头低脚高,拍后背,用这种冲击的办法把异物冲击出体外;如果是昏迷或无法站立,要骑跨在病人身上,双手叠放并用掌根部顶住肚脐稍向上,实施冲击,直到异物排除体外;如果是自救,弯腰去磕碰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椅背、扶手栏杆等),快速冲击,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出现大量误吸,出现气道完全梗塞,Heimlich急救法是唯一拯救的办法,呼叫医护人员可能来不及,除非是和上面老人一样的气道不完全梗塞。
二
当他父亲把他领到我身边,很淡定的和我说,“他吞了一根筷子。”我真的很吃惊,筷子吞进肚子有多难受,虽然很不舒服的样子,但是他却是满脸的不在意。我还是忍住好奇心,没有问为什么,因为在急诊科,似乎各种各样的异物都发生过,我至今还记得那位把手表吞进喉咙的小伙子,何况吞一根筷子。
虽然没有问为什么,但是既然有可能吞进去异物,那么我们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把异物取出来,还要鉴别是否真的吞进去了。因也见过一些人声称吞进东西去了,医生费劲心思用胃镜,或者肠镜,各种办法去找,怎么也找不到,最后被告知,因为和家人赌气所以说吞进去了,实际上没有。因此对于这位小伙子,我们首先要确定他体内的确有那根筷子,再考虑用什么办法取出来。
可是一根竹筷子,CT有没有把握可以找到它,我们也没有底气。可是CT可能是最好的办法了,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贸然用胃镜或者是支气管镜做检查都是极度不安全的。和家属交代情况后,建议做胸腹部CT检查。他的父亲看上去,一脸无奈,做吧,做吧……
当CT片子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虽然一帧一帧的看,却没有找到筷子,难道又是一位“诈和”的小伙吗?看上去,他还是很不舒服,应该不至于是赌气骗我们。还是和CT室的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明确到底有没有筷子在体内。很快CT室的老师,就给我们答复了,经过三维重建,在食管下端发现了可疑的筷子,那根可疑的筷子,从食管下端斜着插入了胃内。因为筷子的密度和周围的组织分辨不开,因此在没有三维重建之前,是很难在普通的片子上看见它的踪迹。
既然筷子找到了,下面就是我们消化大侠们施展本领的时候了。我听L医生给我介绍取异物很多次了,异物,吞进去容易,取出来很难,尤其是取出的过程不能损伤周围的组织。对于这么长的筷子,如果到达咽部,如果病人因为不适出现挣扎,这是很危险的。于是L医生在护士和麻醉科医生精心配合下,给这位小伙子做了麻醉下的异物取出术,主要就是避免在从咽部到口腔的过程中,因为患者不适出现挣扎,损伤口咽组织,这说起来风轻云淡,其实这一过程不容有失!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他可以和父亲一起回家了。好像也没有那么简单,在急诊室,这一切似乎是过眼云烟,希望这样的事情,越少越好……
后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