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姐是谁?
大名李东梅,
医院乳腺科主任。
房事?
哪门子的事?
当然是乳房那些事。
随着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
现在女性患各种乳腺疾病的也越来越多。
这一次,
梅姐带医院官微,
为大家讲一讲乳房那些事!
“梅姐,快帮我看看!
我这里怎么会出血,
以前从来都没有的?”
近日,梅姐在出门诊时,遇到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她满脸焦虑,在讲述自己的情况时语无伦次。经过梅姐的了解得知,原来这位患者偶然发现自己的内衣上有血渍,自己用手挤了挤乳头后,竟然有血渗出。随后这位患者在亲友的建议下马上找到梅姐。
梅姐给她做了乳腺常规检查后,根据她的乳头溢血情况,进一步做了乳管镜检查,明确了病变导管,按照定位进行了精准的手术,术后病理结果为——(右乳头后方肿物)高级别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后续又做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右乳全切术。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恐慌,
乳头溢血竟然是乳腺癌,还要做乳房全切?!
遇到乳头“流水”的情况,
既不要过度恐慌,
也不要置之不理。
乳头“流水”一般称之为乳头溢液。
本期“梅姐说房事”,梅姐及其团队成员雷叶雁医生将为大家抽丝剥茧,聊聊乳头溢液的来龙去脉,让女性朋友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判断,发现乳头溢液该怎么办?是不是“排”一下就能好呢?会不会有病变呢?
Q1
什么是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约有10%的妇女在常规体检时被发现存在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可能在单侧或双侧,
可能是单孔或是多孔。
乳头溢液的形状也各有不同,
可能是浆液性、粘液性、膏状等。
颜色也是多种多样,可能是血性、淡黄色、绿色、黄油色、清水色、白色、深的浅的咖啡色等等。
Q2
为什么会有乳头溢液?
产生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
生理性溢液
是指妊娠和哺乳期的泌乳现象,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和口服某些药物引起的乳头出现乳汁样溢液(泌乳现象),一般这种溢液多为双侧。
#如果患有间脑疾病或脑垂体病变、内分泌系统疾病、部分乳腺增生病,或者服用口服避孕药、神经精神类药、消化系统药物、心血管药物、抗生素药物等情况,可能会导致生理性溢液。
#乳房的局部刺激和全身的应激反应,如经常玩弄或吸吮乳头、严重的精神创伤、突然的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也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导致泌乳素出现增高而引起泌乳。
#女性进入更年期,内分泌紊乱会使部分妇女分泌少量乳汁,以上都属生理情况,不是病态。
病理性溢液
多由乳腺导管上皮病变所致,多表现为单侧病变,颜色可为咖啡色、血性、浆液性、水样等。
#绝大多数病理性乳头溢液为良性病变,主要病理类型为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可发生在大、中、小各级导管。而有10%-15%病理性乳头溢液为恶性病变。
#如果溢液是自发性、血性或潜血阳性,单侧性、单孔,伴乳房肿块,且或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癌症的风险更高。
#据研究,1%左右的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表现,颜色不一,但在血性溢液中乳腺癌的发生率更高,约占10%。
因此!对单侧、单孔、血性溢液需要格外当心,
及时就诊,警惕乳腺癌的发生。
Q3
如何自己检查是否有乳头溢液?
具体方法:
#用大拇指和食指从乳头两侧放射状由外周向乳头方向滑动挤压,轻挤并牵拉乳头,观察是否有分泌物或液体从乳头上溢出,判断溢液的颜色、状态、量、溢液的位置、单孔或者多孔等等。
#最好大拇指和食指多换几个方向,以便检查得更全面。
#切记不宜挤压用力过大,外伤也可以引起乳头溢血。
#在非妊娠哺乳期,提拉挤压乳头、乳晕及乳房后出现乳头溢液,称之为被动溢液;而无需挤压、提拉,自行有液体溢出称为主动溢液。
#溢液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必要的和最基础的检查方式,也是区分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总结一下自己检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