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故事传承活水文化
生命活水
■胡之军、陈雪旻/文陈羿/摄
23岁的女孩,正是爱美的年纪,可是小戴却陷入了苦恼。近日,她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一个小包块,虽然不痛不痒,但这心里总觉得有块疙瘩,感觉怪怪的。
医院,耳医院重点建设专科,具有省级医疗水平学科,国家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卫生部批准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腔镜培训基地,现有医护人员34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有5名硕士研究生,现编制床位37张。近年来在核心刊物《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杂志》发表数篇文章,并国家及省、市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1项;省科技厅结题1项,市科技局立项课题5项,获市卫健委新技术应用奖3项。小戴慕名来到了这里。
CT检查提示肿物巨大。不仅如此,肿物位于右颈下颌角后下方,内侧突向咽喉,外侧紧邻颈部大血管。如不摘除,肿物会继续增大,不仅会影响外观,更会有致命风险,但因肿物体量大,位置不理想,手术将其摘除具有较大风险。
困难考验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但面对困难,他们攻坚克难,在科主任汤杰的支持和指导下,邹辉文主任医师、主治医师陈羿、倪宝良多次查阅资料,术前分析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经过细心的解剖,历时一个多小时,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巨大颈部神经鞘瘤切除术,肿块直径约7cm,类似一颗“大土豆”。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康复出院。
术中最难的是肿物巨大,位置很深,并且涉及许多重要结构;需要通过完整解剖耳大神经、副神经,剖开颈鞘,拨开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才能显露肿瘤;其中任何一步出错,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切除时必须非常小心。”陈羿说到。
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砥砺前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牢记救死扶伤的使命,始终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近期
要闻
周泽甫来院调研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现场会筹备情况
我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健康扶贫走访调研
吴崇杰带队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弘扬志愿精神助力三城同创”医院开发区分院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
技术编辑:王悦
文字审核:胡之军
图片审核:龚雨露
责任编辑:段琳
内容统筹:曹牡华
服务号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