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节。67岁的张先生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后颈部左侧一颗黄豆大小的肿物险些要了自己的命,连张先生自己都说,这个早春他“逃”过了一劫……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颗“黄豆”差点要了命!
张先生回忆,自己后颈部左侧的小肿粒,刚开始的时候就跟黄豆那么点大小,皮肤泛红略红肿,有疼痛和灼热感,中央可见黄色脓头。可时间久了,张先生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儿,医院的头颈外科和感染科就诊,但是医生却说这样的“小伤口”他们“束手无策”。
张先生心想,也许小肿粒会自行消退呢,也就没在意。
没想到两天后,病情竟然发展得异常迅猛:高烧、溃烂、疼痛,黄豆大小的肿物很快扩大为一个手掌的面积。家人赶紧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将张先生收治入院,可是药物对张先生一点效果都没有,张先生又对青霉素过敏,体温仍然徘徊在39度左右居高不下。
眼看病情愈发严重,经人推荐,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立马说:“快,赶紧处理伤口!已经发展成为重性脓毒症,再拖下去是要命的!”
于是,医生立马为张先生做切开引流治疗,第二天,张先生的体温就逐渐减退了。一天后创面开始好转。
这要命的“黄豆”竟是……
张先生脖子后面的这颗“黄豆”究竟是什么“要命”的东西呢?
医生介绍说,其实张先生患的是痈。痈和疖很相似,痈是同一部位多个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症的深部感染,好发颈部、背部、肩部,临床表现为大片浸润性紫红斑,可见化脓、组织坏死。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继发脓毒血症、败血症导致死亡。而疖只是单一毛囊的炎症。
“由于后颈部组织结构致密,长了痈的组织里面是一个个脓腔,张力非常大,疼痛感明显,因此需要感染腔腺保持引流通畅。如果早期引流通畅,可能连抗生素都不需要使用。”医生解释说。
为什么会长痈?医生说,一是因为毛囊(máonáng)容易寄生细菌,藏污纳垢之处都会成为诱发因素,会产生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是因为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容易感染;三是因为不注意的外伤感染。
医生还说,像张先生这样的后颈部位置长痈比较少见,门诊比较多见的是在手指部分感染——脓性指头炎,处理不及时就会截指,一年大概会遇到这样的截指病人七八例。像3月初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位患者手指医院挂了10天点滴,结果伤口溃烂且高烧不退,到医院就诊,他一看手指头皮肤已经全部坏死,必须截指。
医生提醒
如果皮肤组织出现肿物,同时伴随有红肿、发热、疼痛的症状,医院就诊!竖个大拇指!表示你记住了!也赶紧告诉身边的人吧!
来源:青年时报
大潮推荐·这些你可能感兴趣
海宁惊现一座“转头岛”!在哪里?你有看到过它吗?
海宁一男子吃了龙虾炒肉竟然变得嗜睡、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掌上海宁”手机APP(点我点我点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