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院的发展、壮大,临床科室对各项检查的需求不断增加,检验科特新开展了鼻咽癌抗体六项检验。此项目配合眼耳鼻喉科新引进的电子鼻咽侯镜将为临床鼻咽癌及传染性单核增多症提供强有力的辅助诊断。
鼻咽癌抗体六项:
EBVEAIgG:EB病毒早期抗原IgG
EBVEAIgA:EB病毒早期抗原IgA
EBVVCAIgG:EB病毒衣壳抗原IgG
EBVVCAIgM:EB病毒衣壳抗原IgM
EBVVCAIgA:EB病毒衣壳抗原IgA
EBVNAIgG:EB病毒核抗原IgG
项目
临床意义
EBVEAIgA
血清检测水平增高与鼻咽癌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
EBVEAIgG
1、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在第一次检查时,其EAIgG接近峰值;
2、在有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中,EBNAIgG、EAIgM、EAIgG的同时检测对分辨恢复期病人与急性感染病人是很有用的;
3、EAIgG水平的升高表明急性感染。
EBVNAIgG
1、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在第一次检查时,其NAIgG接近峰值水平;
2、EBNA的IgG抗体在疾病开始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出现,持续几年甚至终生;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的EBNAIgG水平的升高表明病人从恢复早期步入恢复后期;
4、NAIgG水平的升高表明急性感染;
EBVVCAIgA
EBVVCAIgA的血清检测水平增高与鼻咽癌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
EBVVCAIgG
1、初期EBV传染血清学出现VCAIgG水平上升;
2、大多数(>80%)出现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病人在第一次检查时,其VCAIgG接近峰值水平;
EBVVCAIgM
1、VCAIgM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从早期感染到急性感染的演变;
2、VCAIgM水平的降低可能表明从急性感染到预警感染的演变。
临床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淋巴瘤、鼻咽癌、口腔白斑、X染色体相关的淋巴增生综合征等疾病。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是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输血传播。一次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不常见。
鼻咽癌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华南地区发病率最高。鼻咽癌的发病因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进食腌制食物和居住受污染空气的环境等有关
鼻咽癌的肉眼形态分为:结节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国内病理组织类型分为: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占85~90%,高分化鳞癌(角化型鳞癌)占5%,未分化癌占5%,其他类型的癌占5%左右,包括腺癌、腺样囊性癌(圆柱瘤)、黏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混合瘤等。
WHO分为三型:I型为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型为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III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
鼻咽癌最常见颈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依次为骨、肝和肺等。
鼻咽癌诊断:
1、症状:部分早期病人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和体症。大部分病人可以出现涕血、头痛、鼻塞、鼻衄、耳鸣、听力下降和面麻或咽喉不适。
2、体症:鼻咽肿物,颈部肿块和脑神经受侵的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1)鼻咽活检:有鼻咽出血倾向和高血压的病人要慎重进行。a.间接鼻咽镜活检;b.直接鼻咽纤维镜活检;c.鼻咽细针穿刺。
(以上为我院眼耳鼻喉科新引进的电子鼻咽喉镜及就诊患者镜下图片)
(2)EB病毒血清学检查:EB病毒抗体六项的滴度,有助于帮助诊断。
(3)CT扫描:对了解鼻咽癌的侵犯范围和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比临床检查更有优越性,尤其对咽旁、颅底和颅内侵犯。检查的部位包括颅底、鼻咽和颈部。
(4)MRI扫描
(5)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肝脾、腹部肿块超声波检查,胸片,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