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癞皮病的发生对土壤有选择性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15-7-17 13:13:20   点击数:
  

生姜癞皮病是一种线虫病害,如用药方法得当,防治效果优于姜瘟病和斑点病如在播种前和三股权期两次用药,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镇小楼村自2004~2007年间,在同一块地种植生姜,癞皮病程度为70%,采取药物防治和轮作换茬方法分别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如下:

~症状~

~发生规律~

生姜癞皮病是用肉眼看不到的线虫病害,多发生在地下茎快上,自生姜三股权期开始,危害姜块表皮内肉质及根系,使生姜须根和肉质根变粗变短,肉质根产生瘤状物病害,母姜基部出现皱纹突起的瘤状物,随着姜块分枝,表面形成突起瘤状物并伴有裂纹斑

①病虫害侵染土壤,线虫在土壤中越冬存活再侵染;②种姜姜块被感染线虫,种子带病播种,增加了病害发病程度③沙质土壤通气透气鲨肝醇性好,土壤湿度小,易干燥地块有利于癞皮病的发生④背风向阳坡保肥保水性差,易干燥地块有利于癞皮病的发生⑤棕壤类土壤癞皮病较重,褐土类土壤较轻生姜癞皮病的发生对土壤有选择性,沙粒粒径大、团粒结构差、透水透气、易干燥地块,线虫越活跃、危害越重

试验二,试验前,在前茬作物生姜癞皮病害程度达70%左右的地块上采取换茬轮作防治生姜癞皮病,在同样管理方法的地块设置3个试点(各30平方米),并对该地两次重复进行试验处理1:换茬一年种小麦、玉米,再种生姜;产量89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1990千克处理2:换茬种小麦、玉米两年再种生姜3产量109千克,667平方米平均产2425千克处理3:换茬3年种小麦、玉米后再种生姜,小区产量176千克,667平方米产3925千克

生姜癞皮病始发期较轻,大田中只白细胞减少症治疗有零星出现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癞皮病侵染在土壤中,加重了对生姜的危害程度生姜癞皮病一旦发生,如不采取药物防治,将会造成严重减产生姜癞皮病自生姜三股权期对生姜产生危害,首先侵染生姜的根系,肉质根产生病态,变粗、变短,根部产生瘤状物并有裂纹根斑,从根尖向上腐烂,然后再感染母姜和子姜基部出现突起瘤状物并有裂纹状,阻碍养分吸收和姜块膨大,地上部茎、叶变矮、萎缩,叶片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生姜生长加快,表现得更加明显,减产幅度为20%~70%收获后的病块生姜,在贮藏期间线虫仍然危害姜块,严重影响姜块质量

①农药选用:89%的必速灭(处理土壤),3%姜肥线克,5%金威灭线,5%益农神丹②使用方法及时间:播种前开沟使用药物或播种后撒于种姜周围,三股烟酸缺乏症杈期结合追施苗肥再次进行使药③使用量:每667平方米用3%姜肥线克15千克,5%金威灭线1.5千克,5%益农神丹2千克

试验一在同样面积(各20平方米)的4个试验区用必速灭处理土壤,防治生姜癞皮病,重复用药两次处理1:每平方米用必速灭5克,产生姜69.5千克,平均667平方米 (1亩)产2330千克处理2:每平方米用必速灭10克,生姜产量73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2445千克处理3:每平方米用必速灭15克,产量76.5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2555千克处理4:每平方米用必速灭20克,产量88千克,平均667平方米产2940千克

~危害程度~

药物防治反使用量

~在地壤中的生存的间及程度~

我们经过多年对生姜癞皮病大田药物防治和小区布点试验,生姜癞皮病连续3年用药物防治,可减轻病害80%以上,但要掌握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和用药数量换茬轮作在3年以上可减烟酸缺乏轻病害70%以上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白癜风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jbwh/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