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之败,源于造假
瑞幸创造了很多奇迹,最快上市的中概股。通过补贴和外送的方式,硬生生打得星巴克都怕。几乎让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咖啡的便捷和廉价,把咖啡从神坛上拉回日常饮料的水平。瑞幸是烧钱的方案,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任何的对象,把自己冲到了最高峰120亿美金。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瑞幸造假。浑水公司带着一帮做空机构,不断对瑞幸进行指控。而最后的结局是,瑞幸自爆自己的财务问题,瞬间把自己点燃,差点还烧死了。这个故事真的堪比甄嬛传。
瑞幸在退市后,增长了15倍的市值
瑞幸后来退市了,付了罚款,进入了粉单市场。你知道吗?现在的瑞幸比退市的瑞幸,市值增长了15倍,接近于32亿美金,妥妥的又成为一个独角兽,甚至又要再次上市。为啥?瑞幸可以活过来。
通过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跟去年同期相比,瑞幸的销售额增长了4倍,门店数比高峰期还多了多家。这是妥妥的正增长。
咖啡是一个好生意,瑞幸模式本身没有问题
瑞幸最大的问题是组织管理,造假是诚信问题。而咖啡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咖啡原来已经从星巴克时代的高消费品跌落成日常饮品。但是,无法挡住它成为一个爆品。它是一个成瘾性产品。习惯喝的人,每天都需要喝咖啡。
中国再进入一个消费升级的年代。整个年代里面,中国人开始喜欢喝一些饮料,不单纯想喝水。茶和咖啡的需求量不断在攀升。而中国广大地区的人,都在逐渐开始接受咖啡这个单品。你看看淘宝上各种咖啡店的兴起。而上海成为全世界咖啡店最多的城市。云南成为咖啡全世界最重要的种植区。
咖啡虽然不是一个中国本土的生活习惯,但是喝咖啡的习惯很容易养成。几乎在任何文化中,都很容易接受。如果它的价格变得比较便宜,就更加容易进入大家的生活中。例如,我的父亲都已经开始喝咖啡。
过去的5年内,爆发出多个咖啡品牌的快速崛起
Manner咖啡,创立才3年的时间,估值接近16亿美金,只有家咖啡店。三顿半的速溶咖啡粉,单品成为淘宝榜单第一名。咖啡这个赛道,注定是一个黄金赛道。而瑞幸作为最早在这个赛道上的品牌,有天然的优势。如果它没有出现造假的问题,说不定,它的估值和各方面,会远远胜于神州系其他公司。
租车这种又累又繁琐的生意,真的不如咖啡容易赚钱。饮品的客单价相对来说,更加低,更加高频。瑞幸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碑,容易进行下一次的迭代。
Manner咖啡的崛起,正好趁着这个东风。它没有采用外卖模式,而是采用人手,单店模式,采用更加高品质的咖啡,跟瑞幸之间拉开一定的差距。他们的消费群体是不同的。Manner是对于生活品质更加高的人群。而瑞幸更加偏重快速便捷,口味要求不是那么高的用户群体。
Manner比较适合上海,但是,很不清楚它是否能够像瑞幸一样快速扩展到整个中国地区。这些都是有待商榷的。
瑞幸的变化,开始积极爆发
瑞幸在爆出丑闻以后,收紧了自己的现金流。他的各个高层也纷纷转向各种其他饮品公司,例如,CTO投入了奈雪的茶。很多条的业务线也纷纷砍断了自己的未来。无人咖啡机,也纷纷落马。
而这一轮,瑞幸又开始纷纷快速开店。特别是一款生椰拿铁,惊艳众人,一口气卖出了50万杯。这件事一度让海南的生椰浆供不应求。另外,瑞幸的无人咖啡机也开始纷纷上马。这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商业总是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让我们期待瑞幸的新一轮玩法吧,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