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正式卖咖啡#中国邮政也开咖啡店?
是的,全国第一家邮局咖啡店于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在福建厦门正式营业,并且是中国邮政的直营门店。相信大多数的网民都意想不到,曾经的国民“慢递”公司跨界做咖啡了。那么邮政开咖啡店是想借用情怀在咖啡赛道分得一杯羹呢,还是想通过业务领域的试点布局更多的新赛道呢。也许只有等待时间的验证。
而此文将从门店运营的角度去思考这杯咖啡如何卖、卖给谁、怎么卖?
(一)网点区位的选择
据中国邮政年报显示,截至年末,中国共有邮政支局所5.4万处,投递服务网点4.3万处,建制村直接通邮率持续保持%,妥妥的广渠道、大流量优势。但是邮政网点与咖啡店毕竟是两个差别巨大的赛道,在区域位置、物流配送、客户流量、消费能力等方面有不一样要求。日常我们看到的咖啡店一般处于商业CBD、商场、城市中心等核心区域,优点是人流量大,客户购买力强,缺点是覆盖面不广。中国邮政更多的偏向于居民小区、学校、公共服务场所等周边区域,优点是覆盖面广、客户接触点强,缺点是购买场景缺乏、消费水平参差不齐。相比而言,如果邮局咖啡店想要获得同等的客户进店量或销售量,那么就需要根据自身网点分类打造接触区域。一是整合评估靠近市区中心的直营网点,对符合开展咖啡店业务的门店升级改造;二是对社区周边网点借助大数据分析门店周边客户的消费水平结构和职业情况,试点开展咖啡店业务;三是对不符合开展咖啡业务的门店,可借助网点地理优势,开展自提业务或瓶装售卖业务;四是新增邮局咖啡门店,参照星巴克、Costa、瑞幸、Tims咖啡区域位置,形成集聚区域竞争。
(二)产品差异化定位
随着咖啡在我国的接受度越来越高,爱喝咖啡的人也越来越追求品牌、口感等,目前主要消费群体以上班族、外籍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喜爱者居多。同时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白领人数占总数的30%,是最大的主力消费群体,其次是公共事业单位(公务员、学校和单位)占15%。另外,男性消费者的人数远超出女性。中国邮政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咖啡赛道站稳脚步,杀出重围,不仅需要背靠中国邮政强大的资金、资本、资源支持,同时也需要在产品定位上形成差异化。在这可以从三个方向去思考,其一是从产品价格上,目前邮局咖啡的定位在22-40元,但多数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满意,如果与同行业者相比价差不大,消费者的选择就更加多样,如何合理定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其二从产品种类上,现阶段邮局咖啡的种类需要丰富化,可结合中西的饮食和文化因素,打造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咖啡;其三从产品场景上,国外的大多数场景是商务、休闲类的独立环境,未来需满足更多样化的咖啡场景,如把咖啡馆打造成拥有社交属性的场景。
(三)现代与怀旧的融合
厦门国贸大厦的小邮局以人人熟悉的复古绿布景和标志性的邮筒成为了网红打卡地。而邮政也玩起来了情怀,以“喝一杯咖啡,写一封信给爱的人。”来打动消费者。今年,中国邮政已经开办了年了,邮政的变迁深深的烙印在中国人的岁月里,每个中国人对于邮政都有自己的故事。小时候最记忆犹新的是邮票和信封,感觉里面承载着对远方的思念,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能收到回信。邮政作为中国人过去和现在交往情感的纽带,必定情怀是最重要的吸引点。那么如何把现代人的想法和对以往的怀旧情感进一步展现出来呢。第一点,发挥承载体,比如借用邮票打造定制化的外卖包装、制作纪念意义的咖啡杯或玩偶,又比如借用邮票章,打造个性化会员制度,集齐邮票章可以兑换奖品,享受更多权益等;第二点,借助新经济模式,打造趣味的生产制作场景和消费场景,比如在消费场景中,设置信箱模样点单口、邮筒外卖窗口等等,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四)多样化营销拓展
邮局咖啡已经起步,如何在风口上迎接更多的消费者是未来前进的关键。现在互联网营销发展的很成熟,借用抖音、快手、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