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乳房出现这一表现,真的别大意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11-2 17:12:21   点击数:
  刘军连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18609.html
非哺乳期乳腺炎可以是一种局部病变,也可是一种全身性病变。急性炎症较易诊断,慢性炎症容易误诊。各个生理时期——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非哺乳期还可分为导管周围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我们先了解一下导管周围乳腺炎。

1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导管炎、浆细胞乳腺炎、导管扩张症,傻傻分不清楚谁是谁,其实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炎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概念目前认识尚不统一。

导管周围乳腺炎

导管周围乳腺炎是乳头下输乳管窦变形和扩张引起的一种非哺乳期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过程,常复发,治疗困难。

导管周围乳腺炎的发病年龄见于性成熟后各个年龄段,国内报道发病的平均年龄为34-46岁,40岁以下患者占64%。男性也有发病。

引起导管周围乳腺炎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引起的主要原因包括:

"

先天性乳头内陷畸形或发育不良;

哺乳障碍、乳汁潴留或哺乳困难、哺乳卫生条件不良及乳管损伤等;

细菌感染,尤其是厌氧菌、外伤及乳晕区手术等累及乳管导管退行性变致肌上皮细胞退化而收缩无力、腺体萎缩退化导致分泌物潴留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吸烟、束乳损伤乳腺导管等;

维生素A缺乏以及相关的激素平衡失调等。

"2

导管周围乳腺炎症状表现

乳房肿块/脓肿

乳房肿块病变多位于乳晕2cm环以内,常合并乳头内陷。

后期可出现肿块软化而成脓肿,可为“冷脓肿”,久治不愈或术后反复发作形成通向乳管开口的瘘管,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窦道。

乳头溢液

溢液为淡黄色浆液性和乳汁样,血性者较少。

乳腺疼痛、乳腺瘘或窦道、乳腺肿块伴乳痛、伴乳头溢液、伴乳头内陷、伴急性炎症。

虽然主要表现为发生在乳晕区的肿块和反复不愈的导管瘘,病变范围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得当,很容易反复破溃不煎,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心理创伤。

导管周围乳腺炎常类型

隐匿型

约9.4%,以乳头溢液、乳房胀痛或轻微触痛为主要表现。首选乳管镜检查。

肿块型

此型最常见,肿块多位于乳晕或乳晕旁。以手术治疗为主。

脓肿型

常在慢性病变基础上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急性炎症常有一般细菌感染,特别是厌氧菌感染,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建议采用穿刺抽脓,不宜切开引流。

瘘管或窦道型

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瘘管或窦道,经久不愈。此期也以手术治疗为主。

3

病理学检查是导管周围乳腺炎诊断的金标准。根据导管周围乳腺炎的临床分期和类型不同,各阶段的治疗方法亦不同。

其治疗通常按分型进行处理,以手术治疗为主,这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窦道型和脓肿型反复发作时治疗困难。

由于该病初期出现的乳晕部肿块与乳腺癌十分相似,初期肿块不红不肿,边界不清,质地韧硬,活动度也不好,与乳腺癌不太好鉴别,容易发生误诊和误治。

使许多患者异常恐慌,所以一定要定期乳房自检,医院做乳腺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如果您存在一些乳腺疾病疑虑,您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线上挂号预约乳腺科三甲名医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zztx/13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