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永康路上的一家“熊爪”咖啡店火了。它的整个店面只是一堵灰色水泥墙,墙当中砸出一个碗口大小的洞,所有咖啡都由洞内一只黄褐色毛绒绒的熊爪递出。咖啡店的初衷除了做精品咖啡外,还在为残障人士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比如墙洞内的两名咖啡师都是聋哑人。更温情的是,咖啡店还可以为持有残疾人证的顾客送一杯免费的咖啡,并愿意为想当咖啡师的聋哑人提供免费培训。
这只温暖的“熊爪”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排队打卡”,独特的购买体验治愈着消费者,也同样在治愈着制作咖啡的店员。这家店的爆火,也正在于它用一种足够暖心的设计,保全了残疾人的体面。
水泥墙洞犹如一个巨大的保护壳,让他们剥去身体残障的外衣,只回归为一个普通的人。墙洞前,人们不会想要贩卖同情,墙洞后,他们也只是一名专业娴熟的咖啡师,仅此而已。
人们对“熊爪”咖啡店抱以极大的热情,也恰说明它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们的常规认知。原来残疾人的就业方向不是只有按摩师、推拿师等,他们也可以在更多的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价值。
就像店内其中一名咖啡师,就已经拿过两届残疾人咖啡拉花大赛冠军,优异的成绩背后是消费者能看得见的品质和专业。这说明,给残疾人一个舞台,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也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
目前我国有约万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有万。根据残联年的数据显示,包括在家务农的残疾人在内,一共有万残疾人就业,就业率不足27%。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当下互联网的发展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云客服、快递分拣员、直播带货等新技术岗位都可以看到他们努力的身影。从残联的统计公报数据看,灵活就业人数已经从年的12.3万人,变成了年的万人,增长了18倍。
帮助残疾人就业,也是在帮助他们实现社会认同感和人格平等感。“熊爪”咖啡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示残疾人才艺的窗口,让更多的人开始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