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关于我们熬夜的劝诫早已是老生常谈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熬夜真的有那么多危害吗?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有个重大发现,人体内有一种神奇的基因——PER3基因,又叫做“生物钟基因”。据此我们还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人体的昼夜节律和地球自转的时长基本保持一致。
第二,人与人之间有天然的“时差”,PER3基因决定你是早睡早起的“早鸟型”,还是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
有研究表明,相对于“早鸟型”,“猫头鹰型”人群有更高的收入、更高的智商和更多的性生活。不过“猫头鹰型”的人群也更容易染上吸烟喝酒的习惯,也可能会更加的不开心。
一项关于坦桑尼亚的哈德人的观察研究显示,在连续的个小时中,只有18分钟是所有人都在睡眠中的。
还有一点很有趣,生物钟基因有50%-70%的遗传性。
那么问题又来了:“猫头鹰型”人群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熬夜吗?
睡眠心理学专家提出了睡眠的四个要素:时长、规律性、连续性、深度。只要四点都满足要求的睡眠,就是好睡眠。
而习惯性熬夜并不等于是“猫头鹰型”,如果晚睡却不得不早起的话,就会破坏自己的睡眠时长。久而久之,睡眠问题就会对身体造成全方位的影响。诸如发胖、抑郁、焦虑、抵抗力下降等等。
当然,生物钟也不是一辈子保持恒定的。一般来说,进入青少年期会使生物钟,进入中年期则会前移。
最后呢,来为大家奉上几条睡眠小贴士:
1.睡眠不是越久越好。
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时长是7-9小时,对大多数而言,小于6小时或超过10小时都不太好。
2.保持规律更重要。
不规律的睡眠会让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也就是说,补觉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3.用打盹儿代替睡眠不可取
有些人听说过达芬奇睡眠法:每4个小时就睡15分钟来补充精神。不过这是不可取的。
研究表明虽然在无法正常完整睡眠的情况下,周期性打盹能弥补一些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损害,但还是无法达到正常睡眠的水平。
4.睡前别喝咖啡别喝酒
在睡前摄入酒精和咖啡因会挤压深度睡眠的时间,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5.一定要遮光
安静、黑暗的环境睡眠深度和质量都会提升。所以呢,好的窗帘很重要哦
好了,你都学会了吗?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