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方案甲状腺疾病高发,到底该如何防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5-8 18:39:49   点击数:
  

点击蓝字   

检查项目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参考值

1.6~3.0nmol/L

增高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缺碘性甲状腺肿、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血症。

降低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血症等。

甲状腺素(T4)

参考值

成人65~nmol/L;儿童~nmol/L

增高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降低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等。

促甲状腺素

参考值

0.3~5.0mU/L

增高

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桥本病、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肺、乳腺)、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降低

常见于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F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参考值

10.3~31.0pmol/L(0.8·2.3ng/dL)

增高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降低

常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FT3血清有利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参考值

2.0~6.6pmol/L

增高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降低

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活动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甲状腺对人体的健康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对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人的生与死,影响全身各个系统。

什么是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是在甲状腺中合成和分泌的,主要分为T4、T3、FT4、FT3,这些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再通过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发挥它的生理作用。而真正起生理作用的激素是FT3,而T4、T3、FT4都是它的储备库。我们经常会听到“甲亢、甲减”,简单的理解甲亢就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多了,反之,甲减就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少了。

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以说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影响,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

  1、对骨骼系统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骨的转换,长期甲亢可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严重病例还可出现轻度高血钙、高尿钙。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脏是甲状腺影响最重要的器官。T3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甲亢的人心率常会增快。甲减常常有心率的减慢。

  3、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人体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加肾上腺受体数量,放大儿茶酚胺的受体后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甲亢的患者脾气急躁、焦虑,失眠,甚至出现躁狂等精神症状。相反,甲减的人反应慢,迟钝,严重的有些人还会昏迷。

  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刺激肠道蠕动,所以甲亢时患者胃肠道蠕动增加,一般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如果甲减,肠道蠕动减慢,常出现便秘,有些人可能吃的并不多,但体重还在增加。

  5、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增多机体内细胞对氧气的需要就增加,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增高和红细胞生成增多。但是,由于血液稀释和红细胞更新加快,血液容积通常并不增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可以增加血红蛋白与氧解离速度,这样有助于向组织供氧,降低细胞的缺氧。甲减时正好相反,可造成组织缺氧,甚至有肌溶解,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

  6、对内分泌生殖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可以加速多种激素和药物的代谢率。如果患者有肾上腺功能轻度不全,这时如果出现甲亢,就可能会加重肾上腺功能不全,由隐性变成显性,甚至出现危象。另外甲亢和甲减均会出现排卵障碍,导致不孕。甲减的患者还可导致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也会影响排卵,但是如果经过T4替代治疗后,泌乳素水平会降至正常水平。

  7、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增多患者蛋白质转换加快,造成蛋白的分解大于合成,即负氮平衡,就会出现肌肉组织丢失、肌无力和肌病。甲状腺激素还可以增加肌肉收缩和舒张的速度,甲亢时临床上可以出现肌腱反射亢进;甲减时则出现相反改变。

甲状腺激素维持体温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体温的重要物质,它可以与体内大部分细胞的受体结合(大脑、脾脏和睾丸细胞除外),通过增加氧的消耗,释放热量来维持体温。如果甲状腺激素多了,有的人就会感觉潮热,身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就需要通过排汗来降温。如果不能保持平衡,有的人甚至会出现体温的升高,严重的可出现高热的表现,这就是甲亢危象,就可能危及生命。相反甲状腺激素不足,人们就会觉得皮肤凉,怕冷,严重的也会体温下降,甚至意识不清。

甲状腺激素影响代谢

  甲状腺激素增多,肝脏糖异生、糖原分解以及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均增加。因此,甲亢可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甲亢,最好选择甲亢治愈高的方法。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进脂肪分解,释放脂肪酸和甘油。相反,甲减时胆固醇水平是升高的。

  甲状腺激素作用还不仅限于此,人体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受到很精密的调节,既不会多也不会少,由于某种疾病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就会出现相应的表现,一旦出现相关的表现,医院就诊,但是也有一些症状或表现属于非特征性的表现,其他疾病也可出现相似的表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来鉴别。

  人人都应该关爱自己甲状腺,特别是有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的,更需要关爱自己的甲状腺,定期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早期发现异常是非常重要的。

患甲状腺疾病的人越来越多,普通大众如何预防?

目前,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也早已成为城市地区女性高发的第五大癌症。

公众普遍认为甲状腺疾病只与碘元素有关,但并非如此。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只将其归咎于碘元素,并不客观。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患上了甲状腺疾病?如何正确防治?专家为您一一解开。

1.压力

  压力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因为压力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干扰下丘脑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同时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后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减少。

  另外,人长期处于慢性压力的状况下,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反过来可以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压力通过上述两条途径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也就是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所以说压力和甲状腺功能的减退是有联系的。

2.炎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我们这里强调的炎症不是指具体的感染性炎症,而是指非感染性炎症,同时由于细胞氧化的异常导致的自由基基增多、氧化应激反应加重,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加重血管的损伤。其实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压力等都可导致炎症反应,这些都可以促进体内炎症反应的增高。甲状腺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其血管自然也容易收到炎症因子的损伤。

3.外界感染因素

  很多甲状腺疾病是和感染有关,最明显的就是亚急性甲减。一些病人都是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以后出现一些急性的甲状腺症状。另外像桥本甲状腺炎或Graves病的病人,也可能由于外界的炎症进入体后产生抗原,促进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有可能作用在甲状腺细胞或组织上,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4.饮食因素

  饮食也是一种环境因素,饮食通过多方面影响甲状腺功能。

5.药物

  药物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或者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障碍,或甲状腺激素的转换障碍。比如说,β受体阻滞剂,有一些心血管病人因为心率快,可能需要服用一些β受体阻滞剂,特别像心得安这类药物,可以阻断T4向T3的转换,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减退。

  另外还有一些避孕药,特别是含雌孕激素的避孕药,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锂制剂、苯妥英钠,都可以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或释放的障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6.环境毒素

  这个范围比较广,毒素有很多种,包括重金属、可吸入颗粒物、工业废水,塑化剂、生物毒素,这些都可以通过食物链或呼吸系统进入到体内,干扰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或释放。

1

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主要功能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大脑发育、调节神经等作用。当其分泌异常时可诱发多种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所致,可病发于不同年龄阶段,常有怕冷、食欲减退、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症。

桥本氏甲状腺炎

超过90%的甲减症状其实是“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过高,导致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是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功能旺盛,大量分泌甲状腺激素造成的。

常伴有怕热多汗、心悸、胸闷、眼球突出等症。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而男性患者多阳痿。

3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由自身免疫攻击甲状腺细胞引起。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早期可无症状,但甲状腺通常随病程发展而逐渐增大。

4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组织增生形成的肿块,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发性结节。

当肿块长大到某一程度时,会向皮肤外突出,可出现钙化、结节内出血、胶质囊状化或纤维化等症。

5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常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当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时,可能预示甲状腺癌。

2

甲状腺疾病高发

除了碘,还与“它”有关

除了碘元素会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硒元素也是甲状腺组织的第二大必需微量元素,它参与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过程,与碘之间又有协同作用。一旦不足,其危害也不容小觑!

1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利用率

人体缺硒,甲状腺素的利用率就会下降,机体为满足需求,会制造出更多的甲状腺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2免疫系统紊乱

机体缺硒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易出现紊乱、过氧化物过多等症状,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甲亢等疾病风险。

3多发结节

有研究指出:硒缺乏者,病发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结节的风险增加,血清低硒会增加多发甲状腺结节风险,而适当补硒,可以减轻甲状腺滤泡胶质潴留的发生。

4甲状腺癌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

◎缺硒地区的总体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富硒地区;

◎甲状腺癌患者的硒含量,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及甲状腺其它疾病;

◎人体硒水平越低,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越高,肿瘤恶化速度加快,日后的恢复也较慢。

上述仅为导致甲状腺疾病的部分原因,可见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

而上述所说的这些因素如果不去除,疾病的预后肯定会受到影响。知道了甲状腺疾病高发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改变可以调整的因素,如减少压力、控制三高、减轻体重、调整饮食、改善居住环境等,来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3

硒元素:甲状腺的“保护神”

体内硒元素的多少,直接影响甲状腺的健康程度。有研究表明,较低的硒水平可能是甲状腺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硒的补充可能促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改善眼部受累;纳入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的研究表明,硒的补充或可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水平。

1维持甲状腺激素平衡

D1酶是维护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先决条件,但D酶系的活性受到硒的影响,缺硒必定导致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等指标。

临床试验发现:适当补硒,可减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炎性活动,明显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浓度,缓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

2改善免疫系统

硒有明显的免疫激发效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也会影响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发病。适当补硒,可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的症状。

3协同碘元素,抗自由基

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的参与,缺碘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碘离子在转化为碘原子的过程中会产生过氧化物H2O2,需要硒元素的参与中和自由基,以有效抵御中间产物对甲状腺的伤害,降低炎症反应,帮助维持甲状腺的正常机能。

4辅助抗癌,降低副作用

一方面,硒是唯一可以直接解毒的营养素。硒能够拮抗重金属,避免身体摄入过多的毒素而发生质变,包括降低碘治疗带来的氧化应激损伤;

另一方面,硒能帮助预防癌症,提高抗击癌病的能力,还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是癌细胞的“杀伤剂”。

4

科学补硒,刻不容缓

硒元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国家推荐每天的硒摄入量为60-微克,少于60微克,就很可能存在硒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各种疾病、衰老、癌症等都会悄然而至。但机体无法合成硒元素,只能从外界摄取!

西安医院施秉银教授等人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中国陕西省2个县例居民的数据,旨在观察这两个地区甲状腺疾病流行情况的差别。紫阳县(n=)土壤中硒含量充足,宁陕县(n=)土壤中硒含量较低。研究于年3~5月招募受试者,并根据土壤中硒含量、乡位置和性别分组,入选标准是在同一村庄居住至少5年的18~70岁受试者。

  研究采用包含人口统计学数据、甲状腺疾病个人史/家族史、用药史、吸烟及饮酒状况等在内的43项问卷调查和简单食物频率问卷(FFQ)。FFQ询问茶、肉、蛋、盐(碘化或非碘化)和海带食用情况。受试者接受临床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空腹取血化验。

  根据血清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结节大小,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甲状腺疾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硒状态、饮食因素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研究显示,紫阳县土壤中的硒含量是宁陕县的大约2倍(.6μg/Lvs.57.4μg/L;P0.05)。前者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肿大)患病率明显较低(18%vs.30.5%;P0.)。血硒浓度较高与以下疾病发生率下降有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OR=0.47,95%CI:0.35~0.6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OR=0.68,95%CI:0.58~0.93)、甲状腺功能减退(OR=0.75,95%CI:0.63~0.9)和甲状腺肿大(OR=0.75,95%CI:0.59~0.97)。研究者指出,这些发现提示硒摄入量低与甲状腺疾病有关。

1、缺硒大国

硒元素主要分布于土壤、水和各种动植物体内,与地域有明显关系。但我国是国际公认的缺硒大国,72%的地区缺硒,30%的地区严重缺硒,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华南、华东、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大中城市,是众多人群缺硒的重要因素。

2、硒元素来源

一般来说,富硒地区的动植物含硒量都会比较高,尤其是肉类、海产品、蘑菇等食物。但土壤的矿物质成分不稳定,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海洋生物的硒含量较为稳定,但要避免汞等重金属污染。

因此,补充硒元素,最好依赖于“额外的”强化补硒。但市面上的富硒产品比比皆是,价格高低不一,怎么挑选?

有关硒的推荐可耐受剂量,美国国家科学院于年将硒可耐受摄入量上限定为ug/d,欧洲食品安全局于年将上限定为ug/d,上述数值包括从食品和补充剂中获得的硒。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我国成年居民每日硒的推荐摄入量为60u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ug/d。

“我们无论如何努力也只能活一次,最富有的人也无法买到额外的几小时”

如果我们能在自己收获健康和自由的同时帮助更多的人们将只能获得一次的有限生命,活得健康,活得幸福,活得长久,活出品质,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麦伦华斯博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2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