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脸那么美,嘟嘟脸那么可爱,
为啥就我的大饼脸又平又方?
我自己是没救了,只好努力到下一代了!
瓜子脸还是小圆脸到底选哪个呢?
慢着,脸型还能控制?
你没看错,脸型是可以控制的!
新生婴儿的头都是尖状的,出生后头年内,婴儿的头生长非常快,随着颅骨的生长,形态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婴儿的头型会受到睡眠姿势的影响。当婴儿经常以同一体位睡觉时,着床部位的颅骨会受到头部重量的压迫,如果头部位置不经常变换,反复受压部位的颅骨就会变扁平。
孩子趴着睡觉,总是侧头,今后脸可能相对较窄,头的前后径相对长;如果总是平躺着睡觉,今后脸相对宽,头较平。因此,家长可以利用婴儿颅骨的这种特点,通过调整孩子的睡眠姿势,来塑造符合自己审美观的头型。
孩子出生3个月突然歪脖子了
对于头型,只要对称,不论是侧睡引起的前后径长,左右径窄的尖头,还是前后径短,左右径宽的扁头,都是正常。如果头型不对称,出现偏头、歪头,应及时矫正。
沈阳孙女士的儿子帅帅已经3个月大了,小家伙平时活泼可爱特招人稀罕。可最近,孙女士发现帅帅在睡觉、吃奶时头总是歪向左侧偏着,而且触摸颈部,可以摸到一个肿块突起,而且很硬。这吓得孙女士医院检查。
经医院检查,帅帅被确诊为“先天性肌性斜颈”。医生介绍说,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4发生在右侧,/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本病应及早治疗,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
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有三种学说,常见的病因如下:、产伤出血,分娩时胎儿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挤压至出血、机化形成挛缩。
2、胎位不正,影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引起缺血性改变所致。
3、胎儿在子宫内,头偏向一侧,与产程无关。
4、感染性肌炎所致。
5、遗传性疾病。
辽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程介绍,小儿肌性斜颈很常见,主要是患儿的颈部侧面的肌肉受损伤,形成的纤维化形成肌肉的挛缩,引起功能的障碍。
如何判断小儿肌性斜颈
判断小儿歪头是否属于畸形“斜颈”很简单,“斜颈”患儿的头只会歪向一侧偏,即使家长用力调整也很难摆正孩子头位。另外,通常孩子出生后2到3周,会发现颈部会有梭形肿物。
张程医生介绍,孩子颈部一侧的肿物多局限于中下段,由于牵拉使头斜向病侧,从而孩子头部活动会受限。医生强调,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出现继发畸形,将导致患儿永久性斜颈及患侧颜面发育障碍等症。
早治疗是关键!家庭推拿可缓解
张程医生介绍,小儿肌性斜颈岁以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期,此时家长可在家为患儿进行推拿。
一、揉
首先需要把孩子颈部侧面肌肉全暴露出来,用三个手指轻轻揉按,按肌肉的走形从而后到下面,顺时针一直揉到包块,包块部位重点多揉揉。家长每次可为患儿按摩5分钟,使脖颈处肌肉得到充分放松。
二、捏
用食指、中指和大拇指三个手指提拿起来这个包块。轻轻提拿,捏拿的力度要适中以孩子不哭闹为度,这个提拿也是3到5分钟就可以了。
三、拉
右手托扶患儿前下颌处,另一手抱住头枕部,把头略往上牵拉,然后向左右方向旋转,在旋转法施行完毕后,将头部做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摇晃。用力不宜过猛,操作要柔和,速度不宜太快。
新北方·健康道提醒您: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头位,如果总歪向一侧就要提高警惕,还要摸摸孩子脖子是否有肿块。
2,小儿肌性斜颈虽不是疑难杂症,但如果错过了0-3岁的最佳治疗期,很可能会导致孩子面部不对称。
3,若手法矫正半年至一年未见好转,肌肉有挛缩,或脸部出现畸形,最好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表示,像“斜颈”这类问题
早发现、早治疗,
患儿是完全可以康复的。
所以对于孩子成长来说,
做家长的一定要细心,
多观察孩子身体变化,
一旦发现任何医院看看。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