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斜、前倾及面部变形为特点。少数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及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多数学者认为,斜颈与损伤有关,如臀位产和胎位不正,颈部胸锁乳突肌受压,血管受压缺血,患侧胸锁乳突肌的动脉管腔均栓塞不通,而致肌肉发育不良,或肌肉出现水肿、炎症使肌细胞退化,产生纤维变性,最终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造成挛缩。斜颈患儿常并发畸形足、髋关节脱位等,故有先天性因素说法。斜颈如不及时治疗,随年岁增长,则畸形更明显。
诊断1.患儿在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型肿物(有的经过半年后,肿物可自行消退),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一致,按压肿块或头部运动牵扯时有疼痛。
2.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项活动障碍,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弯有困难。
3.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围有疣样改变的硬块物。
4.如不及时纠正,数月后头面部畸形,患侧面部相对变小,颅骨发育不对称,晚期可有代偿性胸椎侧凸。
检查1、超声检查:尤其对于小儿的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地与颈部其他疾病鉴别,如颈部囊性淋巴管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尤其就诊时肿块已消失者,超声检查更为重要。
2、X线检查,有利于鉴别不同原因造成的斜颈,如枕颈部畸形所致的骨性斜颈和自发性寰椎旋转性半脱位引起的斜颈一般不会产生胸锁乳突肌的挛缩和肿块,后者多有轻微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治疗治疗目的:纠正头歪畸形,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通络,软坚消肿散结。
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一、热敷:可使颈部肌肉放松。
二、超音波:为深层热治疗,可帮助患侧纤维化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并软化硬块组织,一般建议5~6个月大时才施行。
三、深层摩擦按摩:按摩时的方向必须和肌肉纤维走向相垂直,可松软张力过高的组织,但不可太过用力,以免触压到婴儿的喉咙及气管而造成不适。
四、被动牵拉运动:目的在于拉长患侧缩短的组织,并增加侧弯和转动的角度;治疗时可采取仰卧位,先固定宝宝肩部,将脸转向患侧,再侧弯至对侧。
五、主动运动矫正:对侧的肌肉力量训练,以加强肌力及平衡反应。并利用声音或玩具做视觉吸引或翻正反应,诱发头转向患侧或侧弯至对侧。
六、正确的姿势摆位训练:喂奶时由患侧边喂食、携抱时抱在宝宝会将头转向患侧边的姿势、玩具放置患侧、将床靠墙(墙于宝宝健侧边)让光线来源在患侧边、俯卧头转向患侧、也可颈圈固定以维持良好的正中姿势。
治疗效果
大部分的婴儿在接受物理治疗后通常在活动度及硬块的问题上,都能得到良好的改善。而硬块的位置、大小、硬度会影响治疗时间的长短。症状轻微者,大约需1个月的物理治疗;严重者需要3个月的治疗时间;在1岁之前接受物理治疗大多可得到良好结果。但若经过以上物理治疗后临床上仍无改善,便须请小儿外科医师评估手术的可能性。最佳手术时间在1-4岁之间。
注意事项1.小儿斜颈的治疗越早越好,一般以出生3个月以内开始治疗为好。推拿治疗斜颈,短者只需1~2个疗程,长达一年半载,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
2.平时要注意纠正患儿头位,家长在日常喂奶、怀抱、睡眠垫枕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时,应采用与斜颈相反的方向,以纠正斜颈。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
3.家长平时可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在患处按揉提拿,使挛缩肌肉经常放松,最好配用介质(润滑油等)。
4.孕妇应注意孕期检查,纠正不良胎位;孕期注意坐的姿势,不要曲腰压腹,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而致斜颈。
白癫风医院白癜风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