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热播剧《梦华录》已然是今年影视界的一匹“黑马”,除去让人眼前一亮的反套路剧情,电视剧还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让北宋一跃成为了现代人最想穿越的朝代,其中更是带火了宋朝点茶文化。
“与唐代的泡茶方法不同,宋代盛行的喝茶方式是点茶。所谓的点茶,就是将茶饼或茶团碾成粉末,取适量的茶末放进茶碗之中,注入少量沸水,再用茶筅搅拌,使之泛起汤花,进而形成茶汤。”紫麟文化公司掌门人、高级茶艺师、茶叶评审师黄紫蕙老师向记者介绍,这种加入沸水的动作被称为“点”,“点茶”因此得名。
A点茶是“咖啡拉花”的鼻祖
日前,在紫麟文化公司,记者现场欣赏了紫蕙老师和同伴们表演的一出茶百戏。
“在北宋时期,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乐此不疲。宋代斗茶就是比试谁的茶汤汤花——沫饽在盏面上的时间保持更久,称为咬盏,直到花散水出,称之为‘云脚散’,经过几个回合来决出胜负。”紫蕙老师介绍,茶饮兴盛于唐代,宋秉唐志,饮茶之风越发盛行。一方面源自宫廷文化的兴盛,一方面源自市井文化与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而宋代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
茶百戏从点茶而来,又称汤戏、茶戏,是将热水倒入装有细密茶粉的碗中,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以击拂茶汤(高频率搅动),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再用泡沫作画的一种技艺。“以清水在茶汤上作画,其实宋代的点茶就是现在所谓咖啡拉花的鼻祖呢。”紫蕙老师说,宋代是茶文化高度发展并趋向精致奢华的重要时期。据记载,宋度宗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杭州余杭径山寺进修佛学,他看到当时流行的点茶,惊为天人,于是学会全套带回日本。很多人都不知道,仪式感十足的日本茶道的起源正是点茶。
原来“咖啡拉花”宋代人就已经玩得很溜了。
B能喝的宋画,你不想试试吗
在《梦华录》中赵盼儿斗茶的片段,赵盼儿点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如诗如画,令一众茶客惊艳不已。而紫蕙老师和同伴们组成的“七仙女”,现场将抚琴、插花、灸茶、臼、碾茶、磨、筛、点的一个传统点茶流程展现出来,再现了北宋时期茶文化兴盛的场面。
“水冲入茶碗中,以茶筅用力打击,就会慢慢出现泡沫。茶的优劣,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称为‘咬盏’。茶人以此较胜负,胜者如将士凯旋,败者如降将垂首。”紫蕙老师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展示,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工序严谨,样式繁多,雅趣十足。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紫蕙老师说,选用的水也很讲究,点茶这手艺好不好,一注水下去,输赢就定了,所谓高手过招尽在细节。
沫饽为纸,茶膏为墨,茶针为笔,画竹子、画荷花、写秋字……在盏中挥洒山水,万千变化,其乐无穷。这是一盏能喝的宋画,你想试试吗?
C希望更多人爱上点茶,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