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71期内五科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7-26 9:46:53   点击数:
  

年3月13日,医院内五科针对一例冠心病合并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开展了多学科会诊,参加此次会诊的有:内五科主任贾彦明(副主任医师)、普外科主任李伟(副主任中医师)、内四科肿瘤组医师孙富刚(住院医师),检验科主任张凤兰(副主任检验技师)、放射科主任马永丰(主治医师)及内五科全体医师。

牛慧芳住院医师汇报病例:患者老年男性,79岁,主因发现颈部肿物1月,颈部疼痛伴头胸背不适半月于—03—07入院。既往"冠心病支架术后"3年;"脑梗塞"史40余天,留有左侧肢体无力、左眼复视及视力减退后遗症;"CO中毒可能"史2月;发现"右顶部脑膜瘤可能"40余天;"左手食指外伤缺如"史20年。查体:BP/9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言语流利,左眼睑下垂,左侧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差,质硬,无触痛,颈软,无抵抗,心肺腹(—)。双下肢不肿。左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肿瘤五项:癌胚抗原.6NG/ML;尿常规:潜血+;余未见明显异常;浅表肿物彩超:右侧颈部淋巴结增大(23x12mm),左侧颈部淋巴结(12x5mm)可见(医院—02—22);心电图:窦律,大致正常;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异常;颅脑CT:脑内多发梗塞、软化灶,脑萎缩,脑白质变性,有顶部脑膜瘤可能;胸CT:上纵隔多发软组织结节,可疑多发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膜肥厚,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反复发作胸闷,发作时查ECG、心肌坏死标志物、D—Dimer均正常,不除外冠脉慢性闭塞可能;因同时发现患者淋巴结增大,故针对其胸闷原因展开讨论

马永丰主治医师:患者脑内瘤体新近出现,明显有脑组织浸润,不除外脑瘤或他处癌脑转移;患者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建议进一步行胸部增强CT扫描,并行全腹及盆腔CT查找原发灶。

张凤兰副主任检验技师: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建议复查。

孙富刚住院医师:患者目前无低热、盗汗、体重减轻,腋窝、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建议进一步查脑MRI明确脑内瘤体性质,并对左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活检查找癌细胞。

李伟副主任中医师:患者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该分区多见于消化道肿瘤,且恶性程度较高,建议患者行胃肠镜检查,并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患者纵隔淋巴结肿大,不除外纵隔肿瘤,体积较大的肿瘤因其压迫或侵犯纵隔内的重要脏器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压迫气管则有气促、干咳;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面部、颈部和上胸部水肿及静脉怒张;压迫神经可有膈肌麻痹、声音嘶哑、肋间神经痛及交感神经受压征象;建议查喉镜以观声带活动情况。另外,患者不除外horners综合征等。

贾彦明副主任医师:综合大家的分析和意见做出总结:本高龄患者,冠心病合并可疑肿瘤,肿瘤性质的好坏影响冠心病下一步诊治策略及其风险和预后的评估,目前诊断重于治疗,建议完善相关辅助检查,首先明确是淋巴结系统本身病变还是他处转移,再决定冠脉检查的选择方式(CT/造影),同时有助于选择是否介入并评估其风险,最终方可对患者胸闷原因做出解释。

通过此次多学科会诊,我们心内科医生学习到了很多肿瘤的相关知识,多学科讨论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年轻医生临床综合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我们要积极开展;最后感谢各主任、医师在百忙之中参与我科的病历讨论。

图文:牛慧芳

编审:樊安利

签发:张利军

温馨提示

医院

市级文明单位

医院

医院(县级唯一)

医院

河北省中医药先进单位

医院

医院

医院

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医德医风建设示范单位

城乡居民患者起付线直降元

城乡居民患者报销政策

医院级别

起付线

报销起付线直降元

医院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3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