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结合Cyber刀治疗颈23巨大脊索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6-30 10:36:44   点击数:
  

佟怀宇周峰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脊索残余组织的侵袭性肿瘤[1]。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但确诊时常常体积巨大,手术切除困难,导致其高局部复发率和低存活率[2,3]。颈段脊索瘤更加罕见(约占全部脊索瘤的5%),生长于高危解剖区域,发现时通常体积巨大,常累及多个节段,同时向前柱和后柱发展,侵犯椎前软组织并常累及椎动脉,整块切除、甚至完整切除都十分困难。文献报道治疗后5年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在50-58.3%。下文介绍1例颈2-3巨大脊索瘤患者,在我科行手术切除+Cyber刀放射外科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0岁。主因“双上肢麻木1年,恶心20余天”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MRI:颈2、3椎体及右侧附件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物性质代定,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有不明显不均匀强化。术前诊断考虑为脊索瘤可能性大,不除外其它性质肿瘤。

2.治疗方式:

手术过程:患者俯卧位,头架固定。取颈后正中切口,显露出寰椎-颈4两侧侧块,切除受肿瘤侵犯的颈2-3右侧椎板和部分棘突,保留未受肿瘤侵及的颈2-3左侧椎板和棘突,可见肿瘤呈灰红色,有相对的包膜,血运比较丰富,围绕硬膜囊生长,累及颈2-3左侧椎板和上下关节突关节及其周围的部分肌肉组织,从右前方向左后方压迫硬膜囊但没有侵犯硬膜囊。先从后方切除受肿瘤累及的椎板、棘突、关节突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形成较宽敞的通路后,向前方切除硬膜囊前方的肿瘤,并继续向前方切除累及椎前软组织及咽后壁的肿瘤。因为肿瘤巨大,无法做到整块切除,只能在肿瘤的相对包膜内行分块切除,最后做到肿瘤大部切除,仅剩余累及颈2-3椎体的肿瘤。切除肿瘤后,因保留了左侧颈2-3椎板和附件,行寰椎侧块-颈4侧块螺钉固定。手术过程大约4小时30分,出血大约ml,输血ml。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患者顺利拔出气管插管,上肢麻木减轻,无新增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病理:脊索瘤。手术后9天顺利拆线出院,定于术后1个月来院复查并安排Cyber刀放疗。

复查后对残余肿瘤行cyber-刀放射治疗。

3.讨论:

脊索瘤的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4],虽然生长缓慢,但病史一般较短,平均仅6.6个月,特别是颈段脊索瘤,常常表现为隐匿性病变,发现时已经体积巨大,累及范围广泛。手术以后大多在3年内复发,因而术后需要密切长期随访。有人报道证明整块切除肿瘤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是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最有效的措施,但颈段脊索瘤患者通常肿瘤巨大,累及范围广,很少能做到整块切除。文献报道上颈段脊索瘤预后更差[5],29,主要原因是难以全切。脊索瘤本身血运并不是很丰富,但因为肿瘤累及范围广泛,切除过程通常是椎管内和椎旁静脉丛出血,导致失血较多。文献报道对颈段脊索瘤采用大剂量放疗,安全而有效[6],因而我们选择了在尽量保护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做到次全切除肿瘤,然后采用Cyber刀放疗的治疗方式,具体疗效如何,尚需长期随访的结果证实。

参考文献:

1.SchoenieldAJ,PedlowFX,HornicekFJ,SchwabJH:Chordomaofthemobilespine:a15-yearexperienceatthe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ProceedingsoftheNASS25thAnnualMeeting.SpineJ10:S,(Abstract)

2.AustinJP,UrieMM,CardenosaG,MunzenriderJE:Probablecausesofrecurrenceinpatientswithchordomaandchondros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