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一直强调肿瘤预防,或者尽可能早发现早治疗,这不仅仅是因为早期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远远好于中晚期肿瘤,也与中晚期肿瘤出现转移的风险高有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肿瘤患者最怕的就是“转移”,而癌症转移往往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统计显示约80%~90%的患者死于肿瘤并发症,而骨转移则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常见的癌症转移信号有哪些?癌症转移更喜爱哪些部位?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一一为大家解惑!让大家对癌症转移有更深入的了解!
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
众多的研究表明,癌细胞是由于如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而来的。与正常细胞不同的是,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不受控制,也不存在“接触抑制”的现象,而且癌细胞之间的粘着性较弱,因此,癌细胞的这些特性使得其发生转移变得更加容易。
一般来说,其主要通过淋巴道、血行、种植以及直接浸润等方式进行转移。而且,癌症的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性就越明显,转移发生也就越早。
常见的癌症转移信号有哪些?
(1)骨转移:骨转移是很多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中骨转移最常出现的症状是疼痛,比如骨骼疼痛、局部压痛、活动能力下降等,而且疼痛程度通常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严重者甚至可导致瘫痪,例如颅底的骨转移可压迫颅内神经,从而导致相应的感觉异常甚至瘫痪。几乎所有的癌症均可发生骨转移,但以肺癌、乳腺癌等常见。
当然,患者出现了疼痛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发生了骨转移,还需要MRI检查、CT检查以及全身骨扫描等检查进行确诊。
(2)脑转移:脑转移也是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约20%~65%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其中脑转移常见症状有患者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出现恶心、呕吐、行为改变以及精神活动异常等表现。
(3)肺转移:这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发生肺转移,早期通常无明显表现,但可在X线片中发现有结节阴影。转移晚期可表现为胸痛、干咳、咳血,或出现胸水等症状。
(4)肝转移:常见表现为肝区疼痛、肝部肿大、肝功能障碍、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
癌症转移更偏爱哪些部位?
癌症转移通常分为局部转移和全身转移。局部转移指的是肿瘤原发灶向周围的组织和脏器进行浸润和蔓延;而全身性转移指的是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进行远距离的转移。
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脑转移为常见的转移部位。一般而言,大多数肿瘤都有比较“偏爱”的转移部位,如乳腺癌晚期出现的转移常见于脑转移、肺转移和肝转移;子宫癌更倾向于腹膜转移、肺、肝以及骨转移;头颈部肿瘤如甲状腺癌更倾向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肾癌的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转移和骨转移。此外,胸腔、腹腔以及心包腔等都是晚期癌症患者癌细胞最容易转移的部位。
如何预防复发和转移?
第一:制定详细完整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前要由有经验的包括外科、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细胞疗法、中医药肿瘤专家在内的专家组进行会诊讨论,制定详细的、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
第二:高质量完成治疗计划。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细胞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有效办法,但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单用就可以保证治愈癌症,绝大多数都需要综合治疗。
不要认为已经做了手术,甚至还是根治术就万事大吉。患者手术和放疗以后还要继续化疗,这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也是手术以后还要做放化疗的重要原因。
第三:治疗以后要经常复查。任何恶性肿瘤患者在任意治疗后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复发和转移,及时地、仔细地、定期地检查有可能早期发现转移和复发,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复查包括医院的定期检查。病人自查主要是注意全身变化,有无逐渐加重的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
还要注意观察原来的病灶部位及其附近有无新生肿物、结节、破溃等表现,有无新的疼痛感觉。一旦出现医院检查。
第四: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肿瘤患者大都心情抑郁,而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肿瘤患者抑郁可加重治疗副作用的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
患者平时可以多和家人朋友交流,和他们适当享受丰富多彩的正餐;还可以参与相关癌症患者互助联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困惑、寻求帮助。
要尽量安排和调剂生活,减轻压力,尽量脱离愁眉苦脸、愤怒、悲伤过度等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以轻松开朗的心情愉快地生活。
研究表明:乐观的心态、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保持人的免疫机能在最佳状态,充分发挥抗癌活性,加速康复和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