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一年一度的查体成为很多国人的常规选项。检查结果出来了,不少人EB病毒抗体阳性,尤其稍微有点医学知识的人更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会不会生长了肿瘤?下面就科普一下有关EB病毒抗体的一些小知识。
一、EB病毒抗体阳性是怎么回事?
EB病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在致人类感冒的病毒群中,EB病毒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几乎每个人在25岁以前都感染过EB病毒。所以,当你患了一次感冒后,说不定就已经感染了EB病毒了。人体感染EB病毒后会产生许多抗体来对抗EB病毒。在这些抗体中,EB病毒抗体(VCA-IgA)是临床上应用最多、诊断鼻咽癌意义最大的一种抗体。人体初次感染EB病毒后1周左右,血液中便可检测到该抗体。VCA-IgA一般在人体血液中持续存在数月,以后逐步下降直至转为正常。但当人体再次感染EB病毒时,部分人VCA-IgA可再次出现轻度而短暂的升高。如果该抗体持续增高,应警惕鼻咽癌的存在。VCA-IgA阳性的人群,鼻咽癌的发生率是VCA-IgA阴性人群的40倍。所以,VCA-IgA的检测尤其是滴度检测是筛查鼻咽癌和确定鼻咽癌高危人群的一个重要指标。
VCA-IgA阳性也会出现在其他患者的检测结果中,例如腮腺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该抗体也常常阳性。相反,在确诊的鼻咽癌病人中,有5%~7%病人的血液中VCA-IgA检测阴性。
因此,VCA-IgA阳性不意味着患上鼻咽癌,VCA-IgA阴性也不能排除鼻咽癌的诊断。
二、体检发现EB病毒阳性怎么办?
(一)发现EB病毒阳性后首先不要惊慌失措,要知道阳性者中患鼻咽癌的毕竟还是极少数人。然后去耳鼻喉科门诊咨询,一个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医生会从你的籍贯、家族病史问起,然后会问一下鼻腔、耳朵等部位有无相关症状,然后会帮你做一个鼻咽部的检查。必要时会建议做VCA-IgA定量检测。若VCA-IgA﹤1:80,而且鼻咽和颈部无肿物,这类人群应定期复查。若VCA-IgA≥1:80,除了常规检查鼻咽和颈部外,还应做鼻咽部核磁共振检查和鼻咽电子镜检查,如果均无异常,这类人群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应密切随访观察。至少每3个月都要做一个VCA-IgA滴度检测。
(二)EB病毒阳性会转阴吗?需要治疗吗?
EB病毒阳性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当病毒感染消失后,数月后其抗体滴度会慢慢降低甚至消失。所以我们发现很多EB病毒阳性者是一过性的,目前暂无有效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我们能做的就是戒除一些不良习惯,例如抽烟、嗜酒、长期熬夜,还有南方人喜欢咸鱼、腊味等食物。还有一些尚未定论但本人临床观察的一些相关因素,例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其EB病毒阳性率也相对较高,可能与该类人群局部免疫力下降易诱发病毒感染有关。所以结论是EB病毒阳性者可以转阴,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一定要定期检查,让医生判断其是否具有鼻咽癌的高危人群。
三、作为一名EB病毒阳性或者普通的吃瓜群众来说,应该了解哪些与鼻咽癌有关的普通常识呢?
1
地域性:不得不遗憾地说,鼻咽癌之所以叫做“广东癌”,就是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东最为高发,其次是其周边的一些省份,例如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地。而广东地区又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讲粤语地区最高。所以是否因为粤语的发音方式对鼻咽部的冲击因素,例如粤语发“轻、香”时都是后鼻音,气流也许会对鼻咽部冲击较大……这只是个人的突发奇想,也许真有一点点的关联性呢!
2
家族性:临床上常见到鼻咽癌患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类似的病历已报道很多。本人曾治疗过两兄一妹同胞共三人全部先后在50岁左右罹患鼻咽癌,实在是令人痛心!
3
除了开始讲到的EB病毒阳性者以外,还有一些特征,例如男性多发,年龄多在40岁后,尽管近年来有低龄化趋势。至于和饮食习惯、土壤环境的关系尚无明确的研究结果。
4
鼻咽癌常见症状
1、早期症状:回吸鼻涕带血,无原因单侧耳闷、耳鸣、听力下降,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都是常见的鼻咽癌早期症状。若成人患者出现一个或多个上述症状,又是高危地区人群,就要高度重视了。
2、晚期症状:多表现为头痛(头深部疼痛)、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双侧持续加重鼻塞,发生远处转移时会有腹痛、腰腿疼甚至肢体运动障碍。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远不如早期患者,所以尽量不要发展到晚期才是关键。
5
鼻咽癌的治疗
鼻咽癌从发生到死亡的自然病程也就一年多时间,但早期治疗的控制率(治疗后肿瘤消失)可达到90%以上,就是晚期患者经过正规治疗也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鼻咽癌治疗是以放疗和化疗为主,并且放疗技术和化疗药物的发展也是迅速而有效,主要表现在对治疗副反应的控制方面。很多经过治疗的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只是奉劝患者不要轻信包医百病的所谓偏方神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白衣天使
李永贺教授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获得者
广东省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广东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广东省行业管理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睡眠医学学会常委,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耳内镜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常委,广州市头颈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耳鼻咽喉科颅底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耳科学杂志》及《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及《广州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评审专家。
专业特长:擅长儿童及成人鼾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利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治疗儿童鼾症及儿童扁桃体肥大10余年,开展“改良式软腭成形术治疗成人鼾症”手术研究10余年,疗效显著;擅长喉癌、下咽癌、鼻咽癌、甲状腺、腮腺等各种咽喉头颈疾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擅长经鼻内镜、耳内镜进行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疾病的微创治疗;擅长鼻内镜下利用鼻中隔等自身软骨矫正歪鼻、鼻中隔偏曲等畸形手术。主编编著《现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临床诊疗学》一部,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发明专利4项,本专业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点击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