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我没学过西医,初治此例患者时,只看西医诊断写的甲状腺肿瘤,西医的治疗我不懂没多问,而重用中医的诊断,以中医的思路来治疗。后来患者病愈后说了一些心里话,医院看医生说她是“甲亢”,看了一段后变成“甲亢腺瘤”,她怕开刀,中西药吃了一段,******也长了肿瘤,腹部也长了一肿瘤,比拳头还大,胃下沉十多公分。吃了两年多的中草药大多都是清凉解毒的药,多少年来医生告诉不能吃一点辛温之物,连生姜都不敢用。因不识阴阳平衡,以至阳气大伤,元气大亏。毒气至瘤,还不知错在那里,真是人一点灵性都没有。病重时,病人一切后事和要穿什么衣走,都与家人说明白。我问她为什么当时看病时不把真实情况相告,她说怕我听了害怕不敢为她治,实际上她说和不说都不会影响到其治疗。此乃人之非常而常之心态,应视之为常。 在其治疗过程中饮食的调理十分关健,其人早上多有吃粥的习惯,令其喝牛奶,要吃高热量高营养物质。但有一前堤吃下去的东西要能消化,不能难受。吃牛肉、羊肉要加入中药效果更好。中药是生姜,当归、附子、大蒜。煮时不要入盐,可入适量的酒。此方组合大补元气。若不入中药患者不能食用,食物要用中药调整。禁一切腌制品,此物为阴可聚湿生痰。味精不用,一切烤,炸卤类物不要吃。
全身多处肿瘤治疗经验 此女患者年龄五十五左右,家住厦门,年病重住进医院,冬为其治。初诊时其人形体雍肿,面上浮肿,手按有印,脸色黄青白少光,言语声弱。其人脉当沉细为顺,按之却关部微有上搏之感,脉高低不均,舌质瘀暗略胖边有印齿,胎白极少似无近剥。全身淋巴肿大。头上有一肿物约宽十公分,高四公分,后项也有肿瘤,自说******也有肿瘤。头项肿瘤不坚硬,用手按之,有液态之感。在问话中病人说病已好多年了,口腔溃疡有时喝水都会痛,慢性咽喉炎,胆襄炎,胃炎。头晕时天地都转,不敢开目,全身很难受,口觉得干,又不想多喝水,水喝多了又难受。说个没完,我听了,令不要再说。她拿出病例实在太厚了,百页还不止。我只看了其中的中医处方,大同小异,都是一类清凉之药。只看了几页就没再往下看。病人认为我看病不认真,实际上只要病情好转就是真的认真。遂处方如下: 巴戟天10克、仙灵脾10克、仙茅10克、茯苓15克、桂枝20克、薏仁30克、吴萸10克、半夏10克、附子10克、干姜10克、黄柏5克、生姜10克、红枣5枚,两剂水煎服日一剂。服药时间早晨和上午。 病人几年的习惯都不敢吃生姜,服药有点迟疑,但两剂中药下去并无不舒。病者家人又要为其母治疗,怕我离开厦门。因病人相信我,我在原方加大药量: 附子30-80克、干姜30-50克、花椒10克、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30克、麻黄10克、茯苓10-30克、荜拨10克、吴萸10克、砂仁10克、胡椒10克、黄芪10-30克、炒党参10-30克、半夏10-30克、制南星10-30克、山慈姑10-30克、角刺10克、炮山甲10克、巴戟天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肉桂3-20克、沉香10克、麦谷芽10-30克 此方是为其治疗的主方,因病随症加减,每方用药在12-20味之间选择,生姜的用量在克左右,红枣10-20粒。服药一星期,多年的口腔溃疡好了,咽喉不痛了。治疗的食疗调整中,令其食用大蒜、胡椒、辣椒、生姜,醋合调为菜食用。患者起初大惑不解,看了多少医生都嘱咐不能吃一点辛辣之物,吃了会对炎症不利,几年来她一直遵循着这非常的教导,心里形成了一堵墙,不敢越雷池半点。真乃“善者恶”,世间一切万物人皆可用,世间一切万物人皆不用。此乃阴阳平衡的道理,明白道理治病才有道。此病人食药并用,身体趋于好转。服药一月后正气比前充足,当用泻药,泻其体内阴浊之水。 甘遂,甘草各等分,早晨空心服3克,十五分钟不泻再服2克,令其家人看护,患者服药后十多分钟腹部绞痛,上下翻动,又吐又泻,一个上午泻了二十多次,泻后不能马上进食,可食红枣,生姜,红糖,人参汤。也可止泻。又三、七天后各泻一次。后病人说不知身上哪来的那么多水,全身如“绞衣服”似的。服上药后臃肿消失,以前所有的衣服都太宽,原来医生说身胖是脂肪太多,可现在脂肪不知到哪里去了。经云有故无损,故泻后病人反体轻精神更好。病人服药三月肿瘤消除,已无性命之虑,生活如常。在此说明一点,不要把泻药当成减肥药,减肥不一定要吃泻药。
痹痛略论 一讲到痹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风寒湿痛,各种骨质增生,关节酸痛,及一切劳损所产生的疼痛。现代人在认识研究古人经络学说基础上,发明了不少经络治疗仪器来治疗痹痛,有一些疼痛得以治愈,有一些痹痛得以缓解,有一些痹痛起初治疗有效,久治却效果不好或无效。用尽了很多方法来治疗,或吃药、或针灸、局部热敷、拨火罐、药膏、推拿按摩,或叫物理疗法、化学疗法。 为什么有的痹痛都不会好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种原因是,对传统医学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不识其深奥内涵,不识其广泛性和统一性,对其认识的综合能力不足,对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已研究的是科学,有化验和仪器是科学,不知古人能治好病的方法才是真的科学,不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注重事物的表面性,著于某一特性,而不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何为痹?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内经对痹病的病因,病机,疾病的变化有诸多说解,但有一共同点,所有的痹病者都会给人体的经络、脏腑、筋脉、肌肤造成生理性障碍,以至代谢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阴邪污着凝聚;以至阳气不生,卫气固摄温养不能。痹痛范围沉着阴邪,这一种有害人体的物质,是一种引起疼痛的物质,是一种因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疼痛的物质,是一种有形的沉积物,如同瘀血、败血、离经之血与痹杂合的一种物质,著久留而不去,故为痹痛。痹痛日久,病邪入深,荣卫行涩,经络空虚不通,则生麻木不仁,或生痿。 痹痛为阴邪,为阴气胜,为阴气实,为寒,为坚,为结,为客,为勉,为损,为阳气虚。治则: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坚者削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勉者行之,损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法当因人因时因地而施,无统一准则,但有一共同目的,就是有利病体康复。 治疗痹痛的方法: 目前各民族各地区都有一些治疗痹痛的传统方法,如今现代医学已是前沿科学,她代表着这个时代,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方向。说传统医学及民间传说,不是厚古非今,那没有意义,因为大家都是现代人,只不过是那几千年以前的方法和古人的智慧还可以为现代人服务,还可使病人的痹痛康复,谨此说明一点。 传统医学治疗痹痛的方法样式很多。有些人认为传统医学就是中医,当然中医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准确地说传统医学还包括民间代代相传的治病方法。民间很多方法在书本里找不到,因为是“下里巴人”,常会被有文化的人小看,或叫“土法”,或叫“土医生”,但确实民间传统的一些方法用来治疗痹痛效果很好。
今就中医和民间用来治痹痛的方法谈一些看法。 做任何有意义的事都要有正确的逻辑思维,都要有理论指导系统,都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做事才不会茫然,才会有理、有法、有节地从事治疗。在传统治疗痹痛的方法中,有服药、针灸、火针、推拿按摩、膏药、拍打、热敷、药浴、引导等诸多方法。 在治疗痹痛之前,要用中医的“四诊八纲”对病进行分析,痹痛日久,肌肤腠理开合失利,从肉眼可观之与正常肌肤不同,以手触其患处感觉不同,或肌肉较硬、较滑、有块状、筋结状,此皆物之沉着也。若是老伤痹痛点,稍力按下,患者痛不可奈。辨证之后,分清阴阳虚实,对症治疗。 病例:中年女患者,厦门人。年底找来看病,问她何病,答曰:经常头晕,睡眠不好,上班站久常不能支持,后项不舒。问其治疗否,答曰:医院的医生说她是颈椎增生,吃药、针灸、火罐,治疗了二年多,起初有所好转,现症如此。诊其脉稍弦,左脉关部偏扬,观其舌少津,苔薄白偏后,舌质近粉红色,质前偏红有星点,舌体大小正常,再观其眼白前位有细微血丝曲起。综述分析,因病及事常使心情不好,肝气郁结,胸中时有闷痛,但症状不十分典型,因胸闷痛只是暂时,病人并不在意。此肝郁化火,内灼液津,经云:是夜阳入于阴,人卧血归于肝,令“相火”内动,心神被扰,故夜眠不好,醒来常觉口干。又因颈部增生,影响脑部供血不足而头晕。治疗当疏肝理气,清火佐以养津为先,中以调养气血,舒经活络,后以补肝益肾固其本。思路如此,与患者说明治疗方法,此增生须药物、针灸、火针、按摩、拍刮,多法合用方能有效,告之此土法按摩、拍刮,起初很疼,及火针可怕否?答曰:不怕。因此治法如下,先服中药。 柴胡5克薄荷5克木胡蝶5克竹叶10克连翅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炒山枝10克夏枯草10克半夏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 两剂日一剂水前服 服完两剂后,患者来复诊。问其服药后有什么感觉,答:没什么变化,病还是象以前一样。切脉后,脉象较前缓,左手关部脉也有所减,舌津较前多,苔薄白,较前均,舌质前尖红有所减。综析:病人情志以是趋缓,内火得降,阴当回生。是故问病人,夜间睡觉还口渴否,答已不什么渴了;胸中舒畅否,答胸已不闷,较前舒服多了。令其中药再服一剂后再来治主症。隔日病人来诊,治法第二阶段开始,治病当循序渐进,扣住病因,主次分明,先后有数。诊毕处方如下: 葛根10克独活10克细辛3克威灵仙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白芍20克乌药10克黄芪20克麦冬10克麦芽15克炒山枝10克 此方在配合它法治疗过程中,加减变化甚多,不一皆述。方中葛根、独活,入足太阳膀胱经;细辛、威灵仙通利筋络;当归、川芎、甘草、白芍、黄芪,益气活血养血;麦冬、炒山枝,调阴;乌药行气;麦芽健胃和肝。 药服后可渐入手法。初次按摩手法要揉,手法检查从“风府穴”至“大椎穴”,从“风池穴”至“肩井穴”,从上往下,由表及里,顺筋触按。针灸,颈部选一“阿是穴”,另针一处“中渚穴”,初次针灸运力不可太过,但观病人承受力如何,以便下次治疗。隔日患者来诊,自诉颈后还是不舒,只不过口渴、头晕、睡眠皆有所好转,精神也较前好。观此增生,痹痛日久,不合“土法”并用,难得见效。是以按摩手法由轻入重,深入筋骨触其患处,将其粘连肌腱分离开,肉较硬处,有不大索状之物,筋结。此邪物沉着粘连筋骨,若非手力将其分开,沉着筋骨之痹物,不能上浮于表。上浮之物形状各有不同,可高于肌肤,青瘀如点状,如绿豆、黄豆般大小不等,或有弯曲之筋。此皆邪实外现也,是故经云:血实宜决之,可选用大针决之黑血,可选用火针决血刺筋,火针治痹痛效果较好。但何时用针灸,何时用火针,何外敷药物,按摩的程度如何,都要视实情而定,施法因人而异。 手法处理后,选两处上浮黑筋点,即刻“火针”,针毕令其回家后中药续服,当日不要冲澡,针口不得碰到水。三日后患者再来,依前法操作几次后,患者自诉颈后已无不舒之处,睡眠好,吃饭好,精神好,工作也不头晕,心情较前舒畅多了。事毕,针“中渚”穴,针感由手上行于颈后,热量遂渐加强,此时患述头部和脖子感觉非常轻松舒服,针感沿膀胱经输布全身,凡原先有过疼痛的地方,如腰部、头颈部,悉皆微汗出,此时患者说全身从末有过的舒畅。针毕出针,开一处方令其服一段时间,或加量泡酒服用,皆可以益元壮筋骨。方如下: 黄芪2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巴戟天10克仙茅10克肉苁容10克枸杞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砂仁10克神曲5克 服药一段后,在一年之内还要来检查,须经四季后无有不是,方可言愈。此女士在半年后见到,她说一切还好,但见面色较前光润而透红。 就此说明一点,此例针法之感,属微针法,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有的,有的病轻之人,初次即可出现此针感,有的病人要调治一个过程后,方有此针感,有的病人无论如何操作,都难有此针感。此针法,法在心,意随心转,非一般仪器所为,是故经云,针者“如握虎尾,如临深渊”“浅深在志,远近如一”,然其要一也。 手法,针灸,火针,在操作过程中,医者要留心注意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病者稍不能支持,医者都要暂停手法,特别是手法推按,器具拍刮,因手推按筋骨,用力分离粘连之筋很痛,有不少人都怕痛,宁愿痛上几十年,也不愿短痛一阵子。治病不得勉强,体弱,心脏不好的病人,最好不要用此法,针灸、火针也是如此。经云:“虚人不可针”,如中气不足之人,针之则易损阳气,手法亦然。在推拿、针灸、火针的操作过程中,不要在空调、风扇、或空气对流较强的地方进行,还是按古人之法,注意风寒为好,因为推拿和针灸、火针,人之腠理开合,较常不同,风寒易入,医者当依法施治,才有利于病人。 一般来说,针灸合适痹痛的初中期阶段,此时针灸有一定的效果,吃一点中药和草药都会有用。如是痹痛日久“寒气客于侠脊之脉”,则深入不能及,针炙按摩效果都不会好,当用中药调养一段时间再行处理。
对传统医学的认识 所谓的传统就历史悠久,久可上数到遥远的远古时代,当人类的祖先来到这个星球的时候,传统医学也随之氤生,她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也为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人类的祖先有本能地对草药治病的利用和认识,对自然和药物的认识都具有灵性,远古时代人类生存需要食物,食物主要是植物和动物,植物怎样鉴别,那些可以食用,那些不能。不能做粮食用的植物又发现了有治病作用,这个发现和利用的过程是很漫长,通过人体自身对药物的感悟,是人类最初对自然的大胆认识,故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说,这个毒应该认为是对植物性味的分别,和药性的认识。 聚毒药而治病是古人对药性味的认识和运用,口尝草药的方法,是认识草药的最好方法,只有自身的感悟,才能真正体会药性的强弱好坏、地道与否,几千年来延续的传统中医都必须这样做,民间的草药医生也是这样做的。 针灸的认识同起于远古时代,如果五千年前有了青铜器,那么砭石的发现更是不知要早多久。人们早期发现拍打、按摩、推拿、火劫、热熨、用砭石或用其他利物刺肤决血,或刺某穴有利治病,就把它记在心里用口授的方式传给后人。当人类有了文字以后,传统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大大地方便记忆和更好地交流,此时人们对自然界地认识、对传统医学的认识、对唯物主义的认识、对古人哲学思想的认识等方面都有了体系,而传统医学的思想体系,更是在有了文字以后得以保留和发展的。 还有另一种的传统医学,也称民间医学,她的保留和发展却不在于书本,广泛流传的方式是以口授为主,有的秘不宣人,择人而授,这一种传统的传授方式使很多有特点医学疗法失传,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都有他们自已的传统医学。现代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同,传统医学的真正部分,正在不断减少或消失。
我对传统医学了解的不多,想就所知道的一点知识和诸位同仁,及对传统医学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知识。
治疗癫痫 在厦门,时间是年的夏初,有一男患者来治。其母手扶着患者前来。其母言,其子年生,小时很聪明。两医院治疗数日不退,当性命保住的时候,可小孩已头脑有毛病,变成颠痫。三十年来走医院,看了很多的中西医专家,中西药都用,不能控制病情,智力受到伤害,生活不能自理。对中药治疗失去信心,每日来只用西药控制病情,可是近来病情不断加重,吃饭都会呕吐出来(此西药到一定时候的副作用小脑痿缩)。忧其命,可又心不忍,不知用何法来治能缓解其子之苦。真是可悯天下父母心。中西对他治疗几乎失去了信心,今听说你会治病,抱着试看的心情来治。 其人消瘦,面色青白微黄,头倾一边。站不能全直,背略弯,口不闭涎外流出,目光呆滞,人神气不足。舌苔白中腻少津,质前尖星红点点,中后有暗色。双脉浮弦少数,两关部兼上及寸,脉象偏短,中觉芤感,下部根虚,右脉略大于左。此舌脉初看,心肝火旺,气机上逆。若不静思,依症脉处方,必误病人。此病标实本虚。脉象之假真阳上溢,阴寒在内凝聚。水不容火,阴阳反格。此病人用过很多中药治疗,然更多的是西药治疗。几十年的抗颠痫镇定药,智力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影响到人的脏腑协调,人之阳气受害被迫,病出现今日之危。若不能透过现象,见其本质,思维处方皆妄。此病标急,当先治其本,回阳光而却阴寒,补阳平阴。使体内阴阳平衡,水不能激火,必两和既济,反格自除。此乃处方前之理论,病虽心理之变,属心理治疗范畴,也属中医内科范畴。处方如下; 桂枝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半夏10克吴萸10克代赭石30克生姜10克红枣七粒 两剂水煎白天上午服药为好,空腹下。原先镇定药暂不能停,不要加量,按常服。其母见处方有疑虑,问这方敢不敢用。子病日久,见诸医处方用药早有耳目,皆清热化痰,苦寒镇静之类药物。话似乎有理,方似乎合适,但治疗却没有实用。几十年来受清凉治病影响太深,半片生姜都不敢吃。今突用大队辛温之药,有悖其思维,以为是误。但又见我没有权威人士之身份,更是忧心。余曰:你以前见到的医生都是专家和权威人士,可病看成这个样子,应该反想一下。我虽没有身份,但我平心为人治病。真理无贵贱之分。此病若不有效治疗,性命忧在眼前,因脉有欲坏根之象。你有疑虑大可不必用药,治病不强人。她回去思想,不用药儿之性命甚忧,用药心里又没底。在矛盾中还是把药吃下去了,看一下儿之呕吐有所减少,饭可吃半碗。知药以对路。 二次再来,患者独自走路不用扶。其母心中疑虑大减,脸上露出笑容。请为其子再开方药。以此方为主加减用药如下:黄芪、防风、炒白术、荆芥、花椒、胡椒、丁香、黑豆、竹叶、连翅、炒山枝、其中炒黑豆合胡椒磨粉服用。 再者艾火灸中脘穴,每日三十分钟,最好上午灸。 其患者用中药后不呕吐了,精神大为好转,一星期颠痫西药减半,一月后用了几十年依赖的颠痫药不用了。
腰病的治疗:何为腰病?是腰背这一范围,这一部分的病内容涉及的很多,我只能讲其部分。 说到腰必讲到肾,肾为水脏,内寄少火,系之命门,肾又为水火之脏,体阴用阳,生命源于此。何也?先天八卦乾为天,为父,为纯阳,为刚,为清净光明,为上,位南,南为热属火。坤为土,为母,为纯阴,为柔,为黑,为下,位北,北为寒,属水。乾之三阳,中一阳降于坤中,坤中一阴对应上升于乾,变为后天八卦的离卦,离位南为火,外阳内阴。坤中得一阳失一阴,变为后天八卦的坎卦,坎位北为寒属水,内阳外阴。是故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相交,水火既济,万物始生。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生之来者谓之精……,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腰为肾之府,所属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内与足少阴腰经联系。足太阳膀胱经为病,项如拨,脊痛,腰似折,髀不可曲。足少阴肾经生病,脊骨内后廉痛,瘘(痿),厥,嗜卧,足下热痛。外为腰背,内为肾,外病多实,内病多虚,外病久了必累及肾脏,肾脏有病也常会腰部酸痛。腰部病症常见有腰扭伤、腰脊损伤、腰骨质增生、风寒湿痹引起的腰痛等;肾脏病有急慢性肾炎,肾虚等病之分。
一.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 民间在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我想就知道的一点谈谈看法。 一般受伤可分为身体受外力冲击,和运动时身体失去平衡、用力不均、和其他损伤所致。治疗时应看清受伤的轻重、部位、是受何力何物所为,了解伤者的身体全面状况,作出治疗的方法。 腰部伤轻者活动受限,伤重者活动困难只得卧床,用手法检查和按摩时手用力要适中,不要造成新的损伤,伤重者暂不用按摩,可外敷草药和药酒,用针刺穴位,和局部放血的方法来治疗。针刺的穴位很多,可根据自已的经验选一、二个穴位。腰部受伤所行的经络主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如针人中穴,运力得当患者腰部疼痛即可减轻,运针的过程中令患者慢慢活动腰部,数分钟后受限的疼痛会减轻,此时活动范围增大,针刺时间的长短因人因病而定,针后患部即用草药或药酒外敷,敷药后如有瘀血在内,患处会有蚁行和微热的流动感,再内服一些草药根或中药。 通过以上的方法治疗,轻者一至五天可恢复,中等伤者三至七天可复,这样治后一般来说不会有后遗症。治急性腰扭伤,针刺,外敷药,内服草药,要灵活运用才会立杆见影,外敷和内服的草药一时也说不清是何名,因为民间的草药,中药大辞典书上有的也找不到,叫什么名也不知,只是从人家哪里学来好用就这样用了。 例一.某女,患者在一大厦门口的台阶处,不小心身体向后仰腰部重重的摔下去,当时痛的爬不起来,后他人把她扶起,回家后卧在床上,痛的腰身不能转侧,自已无法起来,疼的流泪,一夜无法睡好。 次日当为其诊治时,观其年纪二十多岁,平时身体较健康,患处外皮无破,但有青紫,右侧腰受伤处,手触微力就痛的不行,微肿高于左侧腰部。这种情况不宜按摩推拿热敷,处理方法:先针刺人中穴,运针时令其慢慢转身起床,站立轻轻地移开步子,边上要有人看扶,随着运针的变化,此时患者腰部的疼痛减轻,随之活动增大,令其弯腰,在针刺的作用下,患者此时的疼痛已大部减轻,活动趋于正常,可出针。但此时不要高兴的太早,还有后面事要做,为什么,针刺缓解了疼痛,输通了患处郁阻的卫气,经络得通,气血得行,但毛病还没根除,受损经络,离经之血渗出于内,形成的瘀血还未完全化行,损伤组织不可能一时复元,如不配合草药内服外敷治疗,远期效果不会好。 内服草药的方法:用草药根加排骨加酒二十五克煎煮服,同时也可适量服些药酒。外敷的草药,是草药泡的酒,或药粉,敷后瘀血很快就会消除,疼痛也随之减轻。 本例患者,通过针刺,内服,外敷草药,三天后就去上班了。 例二.某男,驾驶员,中年人。不知何故腰部扭伤,不能开车。诊时可慢走路,其诉腰部有一筋吊着,活动困难,座下就很难站立。 当时先针人中穴,运针后令其逐渐活动腰部,随着运针活动量渐大,可做正常的运动,出针后患部外敷草药,再内服草药根,三日后就上班。 例三.某男,是位军人,来治时腰部扭伤已一年多。问其原因,说是一次活动中用力不好所至,经过针灸治疗和物理疗法有所好转,但腰总觉的有筋吊住,不能正常活动,走路时喜用一手撑着腰部,不能弯腰,睡觉也因腰部的疼痛而醒,天气变化也会痛,站立时身体也得侧着,很痛苦。 当为其治时,先用手找出腰痛点用力按推,以散其结。或问:结为何物,又为何因?结者瘀血所化,皆因当时治疗不善,延时日久所至。按后取穴人中针刺,配合活动,活动到象正常人一样,半小时后出针,再内服中药,其处方如下: 独活20克葛根10克川牛夕10克桂枝15克乌药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木通10克细辛6克续断10克栀子10克甘草10克 叁剂。 一年后见到他,问其腰部可好,答经上次治疗后,腰已不会痛了。 综上所述,急性腰扭伤后,对病人通过望闻问切,快速地选用合适病情的合理方法治疗,十分关健。腰部筋扭伤的、肌肉拉裂伤的、外力受伤的,选用的冶疗方法有所不同,新伤旧伤的治疗和手法的运用有所不同。用针灸,内服草药或中药,外敷药物,综合治疗效果比较好,治疗得当短时间就可以好。 我治急性腰扭伤的草药一般有:伤药,乌药,风沙藤根,七厘丹,细辛等。用法和书上有不一样,将药或酒泡之,或内服,或外敷,用法用量有严格标准,不能随意,从人家那里学来的草药,须自已先服用,掌握药性药量后,方可利用,学者须明白。 这里讲一讲腰习惯性扭伤的治疗。因是初期扭伤治疗不当的毛病,经常动作一不小心就会扭到,按传统的说法是,筋不入槽的原故,也就是说筋没复到正常的位置。这种治疗,先找到阿是穴,按摩,推拿,引经,使其筋入槽,再针委中穴,用手掌拍打,决出部分血后针之。患处可敷草药,内服草药根,中药以输经活络壮腰补肾,佐以行气活血为主,适情而变通。 二.慢性腰痛的冶疗 此类病痛常经久难愈,隐痛绵绵,常睡时因痛而醒,致人以虚,有的起床都难,但活动一下会好了很多,如此日久。何也?夜,阳入阴以养精,阴主事,阴主静,故能睡眠,若阴气过胜,迫于经遂,营卫周流不利,阳气被扰则醒,此皆内气不足,外寒客膀胱经所致。寒为阴,痛为阴,夜为阴,是故阴盛阳病。治以温阳补气为主,少佐引阴,当内气充足,经遂通达,营卫周流,病当自愈。 曾治一年青腰痛患者,其腰痛多年,睡觉常腰痛而醒。治腰患处阿是穴,左右各一火针,内服独活寄生汤少为加减,叁剂愈。
三.腰部骨质增生的治疗 病属痹痛范畴,致病因素较多,大体可分为:风寒湿气久客膀胱经不去之故,腰肌劳损之故,肾气亏虚之故,外伤后遗症之故。此病常多因混合,必综合治理方能见效,治疗要有一定时间,逐步治疗,逐步观察,逐步变换治疗方法。虚者暂不治痹,先调养气血,体力较好时,先按摩患处,行拍打土法,边拍边用药酒擦,使瘀阻筋结浮于肌肤,黑者血决之,再火针刺之,外敷草药,内服中草药。以后的治疗可适情选用针灸,效果会显于前,何也?此因得时法也。 此类患者也曾针灸、物理疗法,按摩,服不少药物,或有效或过一时间又不行,或摩一下又好一点,以致难好。其因是治法片面,不知整体辨证,无有主见,当然病难治愈。行土法治疗,骨增生会逐渐消退,民间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很多,但不会推广,骨质增生古人没说过,但现代医学会告诉患者,用古法治疗骨质增生却十分有效。 我认识一患者,腰骨质增生住院治疗半年多不愈,后得一妇人用草药粉调蛋清外敷而愈。但也有些人用很多方法都不会好,这是医者不明医理的原故,不明医理再好的草药传下来,运用也是十分有局限的,不能引伸和发挥好祖传的草药,传统医学就失去了神韵。传统医学的神韵在那里,在实际的运用里,在经典的著作里。经典之精数内经,虽只有十三方,但医理深奥,精深难测,是万法之源,是玄机之内涵,若能悟入,草药的灵魂就会升华,传统医学的神韵就会再现。 四.脊椎损伤 若是截瘫,这种痛给病人带来很多的痛若,我想就此谈点看法。 我家在农村,邻居一老大妈数年前因车祸腰脊椎受伤,下肢失去功能,大小便失禁,医院诊断为截瘫。医院,亲属把她拉回家,她用草药外敷,三月后大小便可自知,半年后漫漫地弯着腰走路,后来病情逐渐好转,现已可直立行走。她把背给我看,还可见一骨当时没用手法,现还突起。 还有一位是年青人,也因车祸截瘫,医院叫他交二万元,他问医生这病会不会好,医生说只能保命,后打听土方可能有用,就出院。草药医生为他敷了半年的接骨药,病情好转,后可慢行走,但走路有点跛。 这两位都是她们叫人用草药治好的,是她们亲口对我说的经历,是我亲眼所见,但不是我治的。我不知道现代医学怎样治疗截瘫,看见有的患者截伤处骨头拿出一节,叫什么减压,表面看来术后的知觉多了几厘米,可是终究无益,住院半年一年后还得坐轮椅。既然治不好何必把一节骨头取出,这节骨头对人的生理是十分重要的,经络依赖她而生,神经依附她而再生,西医我不知,只是实事实说。以事实的效果来说,以病人的受益来说,少了一节骨头即用草药来治疗也增大难度,好的接骨草药有续筋接骨的功能和良好地消炎功能,此病早用草药,好的可能性还有,如果不用草药治疗就会失去治疗的宝贵时间。如今民间传统医学想和现代沟通几乎不可能,这种太士的真理和现代文明的对话,好象隔着百里的大山两人在说话,一点也听不见,对面相见不相识,心隔千里。
手足踝部扭伤的治疗 其成因和急性腰扭伤有所相同,治疗时因其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检查按摩引导时,医者须一手抓住患处上部,以起固定踝位的作用,主要起减轻疼痛、保护踝部的作用。新伤手法要轻,时间长的伤手法要到位,可用力点。筋扭伤可拿,可引导,如新踝位内部组织拉裂伤的,不能乱摩,因内有出血和瘀血,治疗只能外敷草药,使其内血止,瘀血得化,组织得复,肿痛得消。再内服中草药,加速康复,如用针灸,可选阿是穴,或异经异位针灸法。以下举例说明一点方法。 例一.七十年代中期,在农村插队,同在一起的一位同学爬树时,从树上摔下来,左踝受伤,住院治疗半年。回到生产队劳动,可是脚走路总是一拐一拐,问他为什么,他说左脚踝会痛,不敢脚掌踩地,只能用后脚跟来走。我看其脚面还有肿,当时我也不会治。不久后我们的生产队里,有一位中年的闽南人,看见同学的脚伤后,说他会治这伤。当时同学很高兴,我很好奇,心里很想学。中年人来了,先用手摸按了一下受伤的脚,把自带的药酒擦在患处,他便推便擦,便说,治伤手先轻推伤处,推到肌肉较松软时,力度逐渐加大,力进筋骨才行,推开瘀结阻滞,推时用指头按住筋结处,顺势由上向下推,将筋一条一条推开,推到脚趾头时拉一下,推时不要横推,不要乱摩,推到一定时后,此时受伤脚面黑筋鼓起,再用大号针将黑血决出。他用的药酒是一种长在小竹上的真菌,名叫竹黄,红紫有点带黑的为好,酒泡后的颜色紫红色。此药有通筋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为同学治疗两次后,脚伤大有好转。后面的治疗他就教我,按他所说的去做,半月后同学的脚彻底好了,可跑可奔,同学买了两瓶白酒感谢他,他也很高兴。 这种民间的正统推伤方法十分有效,会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他说,他在五十年代由一位七十多岁的习武老者教他习武,有很多东西可学,没有文化只学了一点治伤和推伤的方法。民间的推伤有其独到之处,和一般书上说的有很大的不一样。 例二.八十年代后期,我外出夜宿一位朋友家,发现其母亲脚走路有点不方便,问其原因,说在二十多年前跨水沟不小心,右脚踝受伤,经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痛时用花椒盐酒擦,六十多岁了,认为这病不会好,每天的痛也只能挨着。当我看她脚时,发现右脚掌背面鼓起一包块,手按之坚硬,不能移动,以为是骨头隆起,当时问她要不要试治疗一下,回答很愿意治,告诉她按很痛怕不怕,她说不怕。我就用她的花椒酒,擦其患处,在坚硬的包块边,慢慢地用手推按理筋,按之半小时后,发现坚硬的包块已变软了,里面的筋好象蚯蚓一团,继续理筋包块变平,按松后的筋在脚背上觉得变长,好象不知复向何位,让其试走,多少年来脚都是歪着走,现在全脚掌可以踩着地走。 以上二例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效果还好,但手法的操作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
跌打损伤的治疗 这说法比较传统,其因是一切外力或自身运动的力不当,跌打损伤而致病的。以前有学过功夫的人,师傅都会教他们知道打伤的药,和治伤的方法,包括正骨。这种师徒传教方法,还有家族的父子传教方法,世代相传几千年如此,这种传教方式,近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不能沿续了,原因说来是多方面的,这种民间传统优良的治伤方法,其正在消失。 跌打损伤有内外伤之别,有骨伤之别,有新旧伤之别,治疗时方法各有不同,说起来理论还很多,以下举例说明。 1.新伤的治疗 其治疗要快要准确,才不会有后遗症,经云:百病生于气,故治疗新伤以行气活血化瘀为主,气行血活瘀化,伤肿自然会消,损伤组织会自然恢复。 某男,二十多岁,因车祸头面受伤。当时来诊面部青肿的很大,眼睛很难开,胸部也有撞伤。治法用猪骨头加伤药加酒适量,水煮服。次日早患者来诊说,头有点昏,人疲,不想吃东西。问昨日用药方法,得知其治愈心切,自加大药量,才有如是反应。但今日看来,与昨判若两人,面部青肿几乎消失,痛也大为减少,昨日他人扶来,今日独自一人来。处方:暂停昨日的用药,两日后再用,先书中药调养气血,方如下:十全大补汤,去熟地,肉桂,加桂枝15克,砂仁10克,半夏10克,加葱须白十枝,生姜15克,红枣七枚,红酒50克。水煎饭后一小时白天服,晚饭后不要服药。 2.老伤的治疗 其因是新伤失治,或治疗不当,延时日久所至,又与痹合为病。治疗时的方法和新伤有很大不同,方法不当常不能愈,治当整体观察,因人而异,病者如身体虚弱的暂不宜治伤,宜先调养好身体再治。老伤常有兼症,医者当明心察觉,才会用之不殆。 某女,年近五十,二十多岁时,后背心偏右胛骨边处被人击伤,当时许久话都说不出来,用了一些方法治疗。二十多年来背伤处常疼,变天时更明显,伤痛影响了周边的经络,向他处放射。这种伤服药很难治愈,必须多法合用治疗才会有效,民间治疗老伤的方法很多。我当时治疗是这样的,辨证之后,先观看患处皮肤,在患处擦上药酒,轻柔肌肤,力渐入经,找到痛点,加大力度,循经推按,定范围后,用木片在痛处循经拍打一阵之后,患处的黑经浮起,有点状的,有长条状的,各有不同,会高出肌肤很多。用火针急刺经上,针感立传上下,针黑血流出暂不止它,流血先黑渐淡后流清黄水,流的时间长短因病而定。针时如误针动脉,当立止其血,概其血色不同,特加说明。针后用茶油擦孔,稍后用草药包敷患处,再内服草药。此法处理效果立杆见影,二十多年的难受就这样消失了。 治老伤的关键,要用方法,把伤吊出来,看清治疗方有效,这种方法民间叫吊伤或叫推伤,如果不会内外同时治疗,效果不会很好。治疗老伤,医者当用中医理论指导,还必须用传统的民间治伤方法,统一运用,用之才会活。 这里想说明一下,在使用手法针法前,要了解病家对此方法是否能接受。有恐惧者不得用此方法,身体虚弱者,心脏有病的,暂不用此方法。运用手法针法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和身体变化,病人有头晕、大汗出、想呕立刻停止操作,这是晕针的开始,轻者头部向下低,低于心脏,很快会恢复;重者大汗淋漓,不省人事,此为阳气虚脱,当立即抡救,刻不容缓,患者头宜低,立用生姜、胡椒、糖水、人参灌下,手轻按百会穴,使病人快点恢复。老伤日久深入筋骨,形成筋结,手法轻了推不开,重了病人体力要消耗,虚者受不了,医者要视实际情况,而灵活运用。
拍打法和火针 拍打法是源于民间原始的一种治疗手法,现在很少看到在用,可能是太士的原故吧。 何谓拍打法?是人为地借助他物,或手掌,用适当的外力,在患处有目的的进行着一种力的拍打疗法。作用是使瘀阻经络筋结在力的作用下浮出肌肤,力轻者则经络可输通。治疗使皮肤腠理开合正常,经络通畅,邪去正安。在百姓中有用草鞋、布鞋、竹片、木片、手掌、兽骨等物来做拍打工具。 拍打法适应治疗那些症呢?闭莎拍四肘弯,即两曲泽、两委中穴处,拍后用针放出黑血。委中放血还可治痈肿、腰疾、痹症,痹症内容很多。一般拍打法只治风、寒、湿痹痛。 旧伤有用挑刺法,也有用拍打法,但此法虚人不得用。 讲到火针想讲一下火针的运用,火针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在内经、针具针法、火针这三部书中都有详细说明。 火针我是在八十年代初见到的,当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为一中风患者用火针治疗,患者说效果不错。这老太在这一地方很有影响,我跟她学,她很乐意教。先用灯芯入碟中茶油里点燃,针在火上烧红,不时用茶油浇在针上,这样烧红针入穴位便不会痛,还说上午针下,下午针上,她说这是祖上传说的,几十年她都遵循着。 火针治疗痹痛效果很好,治疗肿瘤效果也有,但还得配合内服中草药、外敷草药效果才会好。 曾治一患者,颈部近动脉位天突穴边长一肿瘤,不会痛,吞食有碍,其不愿手术,求为治疗。从外表看来,肿瘤略高肌肤不多,用手摸其肿瘤如鸡卵般大,推之很难移动,上小下大,盘根向下深入。治疗用火针,隔日复刺,针后外敷草药,敷后肿瘤处有明显的药力感觉,如蚁在爬,如物下钻,再内服中药。处方: 炮山甲10克皂角刺15克山慈姑15克蚤休15克蜈蚣3条士别虫10克当归10川芎10克黄芪15克桂枝20克炮附片30克白毛藤30克 处方加减变化很大写来太多,火针,外敷草药,内服中药,草药消结丸,月余肿瘤消失。
太极正骨陈启锋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