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财务舞弊带来了哪些后果有何启示

文章来源:咖啡   发布时间:2025/7/9 14:09:12   点击数:
  

识别、防范财务舞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永恒不变的话题。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屡屡被爆出财务舞弊丑闻,对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利益损失,也损害了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新零售企业如雨后春笋喷涌而出,瑞幸咖啡、京东便利店、盒马鲜生、便利蜂等品牌都广受消费者欢迎。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也促进了新零售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新零售代表企业瑞幸咖啡上市后迅速被爆出财务舞弊问题,新零售商业模式是否存在缺陷、新零售的数据驱动背景是否会使得该类企业财务呈现更隐蔽、更多变的特点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热点。

一、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舞弊事件的时间线:年2月1日凌晨,做空机构浑水发布做空报告指控瑞幸咖啡涉嫌财务造假,门店销量、商品售价、广告费用等都被夸大。年2月3日晚,瑞幸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公开回应,否认所有指控。同时,中金公司认为该做空报告缺乏有效证据,不具有代表性。

瑞士信贷也表示该报告的部分指控毫无根据且存在重大缺陷。然而年4月2日,瑞幸成立的“特别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后发布公告称,从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的首席运营官(COO)刘剑及其几个属下涉嫌从事捏造交易的不当行为,从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虚增收入约为22亿元人民币,某些成本和费用也有大幅增加。

随后,瑞幸的审计机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坐实了这一事实,推动该事件曝光。年5月15日,瑞幸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6月23日晚,因未能提交年度报告,瑞幸咖啡收到纳斯达克第二份退市通知。最终瑞幸于年6月29日在纳斯达克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结束了多天的上市之旅。

瑞幸的股价定格在了1.38美元/股,相较上市时17美元的发行价缩水了90%。随后,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瑞幸以及在瑞幸事件中起到帮助虚假宣传作用的43家第三方公司,于年9月22日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处罚金万元人民币。

年12月17日,因违反美国证券法,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7亿元人民币)罚款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其会计欺诈指控达成和解。同时,此次舞弊事件中瑞幸相关人员若被判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且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瑞幸还可能收到财务部和税务部的罚单,舞弊事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追踪观察。

舞弊事件的识别。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始于做空机构浑水的揭发。瑞幸之所以成为浑水公司做空的目标,是因为瑞幸咖啡财报指标、业绩指标及股价在两个月内超过了%的涨幅,此涨幅异常的现象引起了浑水公司的注意。

浑水出具的做空报告称,该报告基于总共名人员去到瑞幸售卖现场进行监控。监控覆盖了家门店的%营业时间,且选取的门店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办公室、商场、学校、住宅等典型场景,通过收集客户收据等实地调研,发现瑞幸可能存在伪造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情况。

除此之外,瑞幸会自爆舞弊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舞弊行为被其会计师事务所安永的审计人员所识别。安永在年初对瑞幸年的财务报表进行现场审计时发现,瑞幸突增了许多零售之外的业务。后来安永通过调查,发现瑞幸存在通过企业大客户购买巨额咖啡代金券从而虚增销量的行为,随即安永向瑞幸的审计委员会进行了汇报。

如若瑞幸不采取自证行动,那么事务所将有权直接向美国证监会报告。正是安永的这一举动成为了压倒瑞幸的最后一根稻草,瑞幸管理层只好决定自曝,由此正式揭开了瑞幸财务舞弊的具体内幕。

其实瑞幸事件的揭露并不是偶然的。从企业财务舞弊识别的角度分析瑞幸截至年Q3的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就可以发现,瑞幸存在财务信息与经营情况不匹配,债务压力大、融资频繁等异常现象,而这也恰是被做空企业的共性。

现金流量表存在问题。从瑞幸咖啡的现金流量变化趋势图看,公司每个季度的经营现金流都为负,说明瑞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流量需求和消耗很大。与此同时观察其投资现金流可以发现,瑞幸的投资现金流大多为负,说明瑞幸的投资活动开展不顺,资金缺位。

而融资现金流大多为正,说明公司从外部融资途径获取了大量资金来缓解现金流紧张的问题,但也加大了瑞幸咖啡的还款压力。再结合瑞幸的发展策略和成长周期来看,公司高速发展,随着规模扩张、业务增加、竞争加剧,瑞幸的业绩压力也较大,因此瑞幸咖啡极有可能存在因各方压力而进行虚假销售、虚增回款等舞弊行为。

利润表存在问题。营业利润率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从瑞幸咖啡利润率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从年一季度到年三季度,瑞幸的营业利润始终为负,但年二季度开始营业利润率却显著提高,营业收入也大幅增长,这说明瑞幸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但通过对瑞幸单价与销量的调查,发现其年二、三季度的商品单价提高,同时销量也跟着增加。这显然违背了弹性商品价格与需求反向波动的规律通过利润表几项指标的反常表现,可以认为瑞幸咖啡在日常经营中采取了某些措施,可能是虚增单价,也可能是虚增销量,从而使利润率提高,营造盈利能力增强的假象。

二、瑞幸咖啡财务舞弊事件后果

首先,对瑞幸自身的影响很大。瑞幸在上市之初曾广受投资者喜爱,其股价最高曾达50.02元。但此次舞弊事件曝光之后,消费者和投资者纷纷对瑞幸失去信任,企业形象受到破坏,造成商誉减值。

加之在美国行业规则之下瑞幸面临着被起诉和巨额罚款,最终使得瑞幸股价迅速跌到1.38元,并最终从纳斯达克退市。此外,瑞幸的轻资产经营模式意味着门店扩张是瑞幸经营良好的标志之一,然而受退市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瑞幸开始关闭部分门店。国内市场的发展也受到极大阻碍。

其次,对其他中概股的影响。年4月7日瑞幸咖啡宣布停牌,4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针对性地发布了涉及重大信息披露风险及补救措施等相关内容的指导文件。指出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在获取在美上市中国公司进行审计所需的基础工作文件能力上受限,无法有效审查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

瑞幸的这一舞弊事件,对海外上市的中概股整体形成了负面影响。瑞幸之前,中概股就屡屡受到做空机构冲击,辉山乳业、新东方等企业造假都对中概股造成了负面影响,瑞幸事件则进一步引发投资者对中概股的不信任,导致大批中概股市值缩水,同时也使得本打算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遭到严厉审查,间接损失难以估量。

第三,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瑞幸舞弊事件,适逢我国新《证券法》出台。此前,对瑞幸咖啡这类境内经营,境外上市公司,损害我国境内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我国《证券法》并没有管辖权,一直处于监管真空状态。但随着证券市场国际化日趋明显,证券的跨国违法行为更广泛,但各国法律法规的不同又使得投资者在遭受损失维权时困难重重。

此次舞弊事件无疑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形象,使得中国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探索举步维艰。国内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措施来遏制舞弊事件再次发生。其中新《证券法》在第二条便新增了域外管辖条款,赋予证券法域外管辖权,以对跨境证券违法行为进行监管。规定:在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中扰乱境内市场秩序的,政府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三、瑞幸咖啡财务舞弊案例对防范舞弊的启示

快速扩张、激进增长是瑞幸给大众的第一印象,然而在经历唱衰好不容易获得市场信心之后,瑞幸又被爆出此次财务舞弊丑闻。究其原因,失效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的盈利逻辑、巨大的业绩压力、公司管理层的道德品质、难以监管的特性等都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在这场轰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典型事件背后应该注意到,新型商业模式升级改革可能使得企业的交易方式更加复杂、财务状况更加隐蔽。因此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上市公司需要思考防范、抑制类似财务舞弊的切实方案,避免瑞幸事件的再次发生。

克服商业模式缺陷,消除深层的舞弊动因。瑞幸咖啡成立伊始,便试图凭借其新零售的商业模式推动消费场景化,从而在中国咖啡饮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目前瑞幸高调上市又惨淡退市的情况来看,瑞幸并没有达成预期目标,也侧面反映出其新型商业模式存在一定缺陷。瑞幸商业模式的显著缺陷是成本高,盈利低,缺乏核心竞争力。要克服这一缺陷,首先便要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通过优化产品和服务来获取稳定用户流量,并将流量转化为长期消费力,从而降低拉新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小结

最重要的是必须正确理解新零售这种商业模式的真实内涵。实现要素融合及操作透明,并应正确利用互联网数据,落脚于提供优质产品而非进行价格歧视。培养核心竞争力。

正确理解新零售完善公司治理。瑞幸高层股东高度关联,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等几人拥有瑞幸上市前超过80%的股份。股权过于集中,大股东权利得不到牵制,最终使得瑞幸大股东纷纷套现,损害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高管是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最主要实施主体,完善公司治理对从内部消除舞弊机会意义重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jbwh/167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