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对象约我去喝手冲咖啡,
怎么才能显得自己像个「老钱」?
急!在线等!
咖啡诞生于一千多年以前,
但直到16世纪末,
咖啡才得以正式跃上贵族的餐桌。
如今,
咖啡无疑依然成为了国内外oldmoney们
日常生活里彰显品味的必须品。
那么到底要如何选择品鉴咖啡,
才能显得自己像个有品位「老钱」呢?
我们特地采访了北京两位知名咖啡厅的老板,
咖啡基础入门知识,
看这一篇就够了。
跟美式咖啡比起来,手冲会淡一些。因为美式用的是比较粗暴的萃取方式。我们会先把粉磨得很细,然后用机器在20秒左右的时间内就把咖啡萃取出来,所以美式的浓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而手冲就会非常细腻,它的层次感比美式丰富很多,也能更好的体现出咖啡豆的香气。在咖啡因方面它们是没有什么大区别的,咖啡因主要是取决于咖啡师用了多少克豆子。
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口感都会有差别。比如有的咖啡豆就有气泡感,有的是果汁感很浓。比如亚洲的一些豆种都是比较好的,但因为水土、昼夜温差不同,亚洲豆子的风味相对会弱一些。而非洲豆子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它那边的温差比较大,海拔比较高,所以豆子的风味很浓郁。
国际上一般大家都会去追求首先味道比较干净的豆子,其次是甜度要比较高,最后就是果汁感要明显。比如有一种咖啡豆就叫Cherry,这款豆子就很受欢迎,因为它就是樱桃果实的那种香味和水果口感。
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坦桑尼亚、巴西、坦桑尼亚还有哥伦比亚的豆子,这些产地的豆子就是偏草本的味道,他们并不是那种果汁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不同的萃取方法,就是去控制每一种豆子的特殊风味。所以意式咖啡和手冲它只是萃取方式而已。
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已经在改变了。因为一杯咖啡配奶好不好喝,主要要看豆子本身的口感和味道。有些豆子确实不适合配奶,有些就是配奶之后豆子的味道反而能更好的呈现。所以最主要的还是你选的豆子品种,而不是配不配奶。
首先豆子的酸度不能太高,因为奶咖加酸味道会有点奇怪。其次就是要跟咖啡师进行沟通,因为咖啡豆摆在店里,它每天都在跟空气接触。除此之外,天气的晴和阴、机器的流速都会对豆子的口感产生影响。
所以请咖啡师帮你去均衡咖啡的酸、苦、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己做的每一杯咖啡也都是在找那些点,因为一杯好的咖啡都必须是这三点均衡的一个综合体。
这个也是要看咖啡豆的种类,有些是会掩盖的。比如那种果汁感的豆子,用燕麦一盖基本上就没味道了。但有些偏坚果香气的豆子,就跟燕麦这种谷物比较合,配在一起反而更香。
大概年左右,国内开始了第三波咖啡浪潮。其实这次咖啡文化的普及是跟国外基本同步的,因为那时候全世界的信息已经互相连通了,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国外在做什么。
咖啡文化在欧洲、美国,包括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已经普及了几百年了。这些国家的人一直在喝咖啡,其实就跟我们中国人喝茶一样。它讲究的就是一个「国民口感」。
所以很多欧洲的国家,比如意大利、法国,其实他们受精品咖啡浪潮的影响是比较小的,是因为几百年的历史导致他们咖啡系统很稳固,他们就是喜欢espresso特有的浓郁和很苦的口感。
不同的国家对咖啡有着不同的理解,但还是很值得尝试的。因为在国外买咖啡,就跟在中国买茶一样,基本上随便一买都是很好喝的,因为历史底蕴摆在那里,很难不好喝。
其实国内的客人更看重咖啡的风味,比如很多客人在选咖啡之前都会先问咖啡豆的产区和风味。而老外一般都不看重这些,他们对咖啡风味的要求没那么高,因为咖啡基本是他们每天生活的一个必需品,只要环境与咖啡都相对不错,就够了。
因为每种豆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肯尼亚咖啡的香气就很绵长,他是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所以要慢慢品才能喝出它的回味,如果很快喝下去的话基本品不出它跟其他豆子有什么不同。
有些豆子呢,就是要等到咖啡的温度凉一点再品,不同温度之下它的味道会发生变化,所以要慢慢地去喝,每一口都要在嘴里细细去品味。
品尝一杯手冲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最好,一开始刚上来的时候先喝掉1/3,等到温度凉一点,再喝1/3,最后全部凉下来再喝完。这样能够非常完整地品尝到咖啡全部的层次与口感。
Wenting
胡同里的咖啡店——
WakeUpCoffee的老板广告公司创意总监,
喝遍世界各地咖啡后想追求心里最好喝咖啡的那个神圣的标准。
Q:咖啡加糖,会显得很不「老钱」吗?
A:加糖的话,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咖啡的口感。所以我们店里也没有糖,但是我们有准备自己熬的天然糖浆,客人如果觉得苦的话可以自己加我们的糖浆。
Q:有人说奶咖在咖啡鄙视链的下游,对此你怎么看?
A:这完全就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比如我个人就是喜欢黑咖啡的味道,所以我在家自己喝的时候就是喝手冲,但来了店里我还是会去调制去尝。每个人喜好不同,没有什么值得上升到鄙视链的部分。
Q:你们店的菜单有很多不同产地的豆子,你都是怎么挑选的?
A:我们主要是根据季节和当年不同的情况去选择。我们的菜单会不定时的更换,因为每年产季的话都会有一些好的豆子,我们就会不定期的去精选一些咖啡豆,希望能够在保证咖啡豆优质的前提下,于口感和香气上带给顾客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老赵
经营了7年的咖啡店,「coffeetags」/
「ilgattocoffee」/「坏舌头」的老板,
「做咖啡这件事:不要自嗨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不要不知道为了什么在做。」
Q:你们店的菜单有许多特调咖啡,你的灵感都源自哪里?
A:灵感其实源自于季节比较多,因为咖啡豆本来就是一个季节性的产物。冬天我们会做一些融入了酒、巧克力等元素的热饮,而夏天我们就会做一些与应季水果相关的冰饮。
Q:酒跟咖啡的搭配,会不会有客人觉得有违和感?
A:其实还好,热的酒与热的咖啡搭配其实是挺合理的存在,许多酒吧也会这样做,只不过酒吧在咖啡的选用上相对来讲没有那么专业。
Q:如果一个年轻人想从头学习咖啡师的技能,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A:其实在我看来,咖啡师的基本技能不是很难学。与客人良好沟通的能力,才是咖啡师所需要认真学习的。因为只有和客人好好沟通,才能从中掌握他对咖啡口感的偏好,从而做出一杯能让客人满意的咖啡。
咖啡之于一些人就像茶,
喝多了就能找出自己中意的味道。
花半小时去品尝一杯精品咖啡,
感受它的酸度、甜度、果汁感……
有些人会说那是「远方树林的味道」,
有些人会喝出和煦阳光的温暖,
有些人喜欢加入不同的调剂
混合成更适合自己的特殊饮品……
近两年,京城咖啡热潮愈演愈烈,更多人愿意去花时间尝试不同的精品咖啡,甚至对豆子的选择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咖啡店主喜欢热闹,但有些店主却为店里时而人满为患而感到烦恼。
有时候一家咖啡店成为网红打卡处,并不仅仅因为它的装潢,人们热爱咖啡,去慢慢了解咖啡文化,去细细品尝精品咖啡所带给你的不同感受,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多了一份乐趣。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