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材,吃的太早或吃的不对,对宝宝健康都不利哦。
在宝宝最关键的时候,不要因为吃的不对而耽误了宝宝;更不要被各路谣言和过时的经验带进坑里!
对于他们的辅食,以下5种食物,可千万别急着给宝宝吃。
盐宝宝满1周岁前,所有食物都不应该额外添加任何形式的盐(包括海盐、味精、鸡精、儿童酱油等)。
婴儿对盐具有高度敏感性,绝对不要用筷子尖沾成人吃的饭菜给宝宝尝。
过早吃盐的危害:会对宝宝尚不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蜂蜜宝宝满1周岁前,不要食用蜂蜜、蜂蜜水,以及以蜂蜜为原料的食品,例如蜂蜜蛋糕、蜂蜜饼干等。
过早吃蜂蜜的危害: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1岁以内的宝宝胃肠功能较弱,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牛奶宝宝满1周岁前,不要直接喝牛奶(包括儿童牛奶、含乳饮料、椰奶等)。
过早吃牛奶的危害:牛奶的成分与母乳差别很大,不能被宝宝很好的消化吸收,反而还会增加宝宝的肾脏负担,影响宝宝吃母乳/配方奶。
果汁1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饮用果汁,无论是%鲜榨果汁还是浓缩还原果汁;1岁以上的宝宝也不建议常喝、多喝。
过早喝果汁的危害:果汁中糖分含量非常高,而且喝果汁非常容易过量,如果宝宝长期饮用果汁替代凉白开,那等待宝宝的极有可能是超重肥胖,还容易引起腹胀、龋齿等问题。
整颗坚果对于年纪较小的宝宝,不要直接给他喂整颗的坚果,可以将坚果研磨之后混合到其它食物中再给宝宝吃。
过早吃坚果的危害:坚果大多质地比较硬,不易咀嚼,吃整颗的坚果对宝宝来说难度太大了,而且坚果的个头都不大,整颗吃容易引起呛咳,会增加宝宝窒息的风险。
孩子该怎么吃辅食?
◆蔬菜
蔬菜必须要做熟才能给宝宝吃。
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以泥糊状的食品为主。建议优先添加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因为它们更容易打成泥糊状,可以给宝宝提供更多的热量。
比如土豆、红薯、胡萝卜、白萝卜、西兰花及花菜等。
◆水果
将水果做成果泥或者用勺子刮食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不舒服的时候,不要选择难以消化的水果,比如冬枣等。
◆肉类
肉类有红肉、禽肉、鱼虾肉等不同类别。
可以先从添加红肉开始,红肉有猪肉、牛肉、羊肉等。
6~7月大的宝宝以泥状为主,8~10月大的宝宝可以做成碎肉末,小肉丁,10~12月大的宝宝可以做成大肉丁和肉丝。
值得注意的是,富含血红素铁的红肉、动物肝脏如果吃得太晚,容易导致铁、锌摄入不足,严重的还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鱼虾类
鱼的营养价值高,要如何做鱼,才能保留鱼的营养成分?最营养方便的做鱼方法是:清蒸。
刚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从鱼泥、虾泥开始。虾泥要去头,去壳,去除虾线,只保留虾仁,这样肉质会更嫩。
如果你家宝宝还不到1岁,给他做鱼的时候注意不要加任何盐、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如果是海鱼,它本身自带咸味,也是可以食用的。(来源:丁香医生)
哪些口腔溃疡要警惕癌变?
小王今年27岁,近半年来总觉得牙齿酸痛,还起了口腔溃疡,时好时坏。最近他实在牙疼难忍,医院就诊,竟被诊断为口腔癌。
医生表示,任何肿瘤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前兆的,口腔癌也不例外。若能早期发现这些信号,早诊早治,治疗效果会好很多。
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上皮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肿瘤之一,不同部位的口腔癌症状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六大异常信号。有以下症状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医院检查和就诊,千万不能大意。
▲疼痛。早期一般无痛或仅有局部异常磨擦感,如出现破溃则会有明显疼痛。肿瘤进一步侵犯附近神经时,可引发耳部和咽喉痛。
▲黏膜色斑。正常口腔黏膜为粉红色,如果变成白色、褐色或黑色,意味着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口腔黏膜白斑、红斑,被认为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口腔黏膜原有的白斑最近变得粗糙、增厚或出现硬节,更要高度警惕口腔癌。
▲肿块。一般生长较快,短时间内就能长到一定体积,肉眼可见,组织深处或颌骨内的肿块可因隆起而被触摸到,或因左右不对称被发现。口腔内任何不痛的肿物若有变大或破溃倾向,都是危险信号。
▲溃疡。肿瘤的溃疡四周边缘隆起,发硬、发韧,中央凹凸不平,或呈菜花状,有坏死组织覆盖,疼痛明显。普通口腔溃疡一般不超过两周就能好,肿瘤溃疡则经久不愈,超过两周仍不见好的,应格外警惕。
▲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癌多先向附近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时原发灶很小,甚至症状还不明显,颈部淋巴结就有转移、肿大。因此,如果突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也应仔细检查口腔。
▲功能障碍。由于肿瘤侵犯口部肌肉和下颌关节,会造成口部运动受限,张口闭口困难。
往期回顾▲二胎妈妈子宫突然破裂,出血到休克!高龄孕妇还要注意这些疾病!
▲男童咳嗽老不好,拍了胸片吓一跳……
▲注意!这种退烧药美国已禁用40年,有孩子还在吃……
▲当心!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