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早已不感兴趣。毕竟螃蟹嘛,是肉嘛,吃嘛!
那猫屎咖啡也一样呗,猫屎咖啡嘛,是屎嘛,吃…
咱们经常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比喻一个人很有勇气去探索新事物。毕竟今天的我们都知道螃蟹可太美味了,公蟹的膏、母蟹的黄,起锅烧水上笼屉…
一说到吃的就把持不住,咱们言归正传,接着讲第一个吃臭豆腐、猫屎咖啡、鲱鱼罐头的人
早在17世纪以前,咖啡几乎是被阿拉伯人垄断的,直到年,有一位荷兰的船长从也门悄悄带走了几株咖啡苗,并在印尼种植成功。要知道,也门当时是殖民地,作为一个当地人,你种咖啡,可以
但是你想喝咖啡,
终于有一天呢,种植场的工人发现了一坨与众不同的粑粑,仔细观察才发现是未消化的咖啡豆
虽然知道这东西不能吃,可是咖啡作为“黑色的金子”,每天都和它打交道,就是没尝过
于是他们就按照流程品尝了它,这一尝可不得了,它可太好喝了
后面也弄明白了,这坨粑粑的主人是麝香猫,由于它们只挑品相最好的咖啡豆,并且消化系统不能够将咖啡豆完全消化吸收,而且经过它们转化的咖啡豆带有独特香气,很快被世人所了解。
再到后面,猫屎咖啡的名气越来越大,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被利益熏心的人呢,就将麝香猫关在笼子里,被迫吃大量的咖啡豆。
讲完了猫屎咖啡,咱们将目光转向国内,谈谈让人又爱又恨的臭豆腐,
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臭豆腐时,我内心都是拒绝的,可尝过两次之后
作为一个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的人,第一次都是拒绝的,那第一个见到它并吃下去的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其实这位大神是清朝的一名考生,在花光所有的积蓄后,他终于和成功失之交臂
身无分文又无依无靠的他,只好在街边摆起了小摊,干家里的老本行—卖豆腐
由于不会做买卖,导致做得太多却卖的太少,夏天又容易放坏,就干脆像腌菜一样腌起来,然后下次少做点就是,然而这东西一天没人买、两天没人买,每天还得继续做,久而久之就把腌的豆腐忘记了,直到两三个月后才想起它的存在。在打开的那一刹那,那个味道,你还是能想象的,
但毕竟资金紧张,扔了也可惜,就尝一下吧。结果一尝
然后便向周围人介绍这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东西,自己也逐渐开始声名远播,以他名字命名的腐乳品牌,直到现在依然是大多数人餐桌的必备品。
猫屎咖啡是看起来臭,吃起来香;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可是鲱鱼罐头这种看起来臭、闻起来臭、吃起来更臭的东西,吃它的人到底在想什么。这个还得从荷兰人说起
14世纪,荷兰的人口总数不到万,可是有20万的人都是靠捕捞鲱鱼来谋生的,这种东西既不紧缺、又不金贵、保质期又断,本地人不需要、外地人买不到,所以辛苦捕捞上来的鲱鱼却卖不出是经常性的事
这时,一位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将鲱鱼去除头和内脏,再用盐腌制,可以保存一年之久。从此,用这种方法把鲱鱼装在罐头里,就可以出口到更多的国家,也可以保证出海航行的船员拥有足够的食物。
小编所好奇的是,鲱鱼罐头是作为一种救急物资的时代产物,现在的科技已经足以保证航海人员的食物供给,为什么它还会存在呢,大家也可以在下方讨论一下哦,让小编看看大家的看法。
最后,喜欢本文的话,就点赞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