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之前还是好好的,一觉醒来,脖子莫名其妙出现疼痛,转都转不了,有时候连肩膀和上肢都难受,甚至之后几天脖子一直处于僵硬状态和持续疼痛中……难受不已。
这就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落枕”,在医学上也被称为“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或颈肩肌筋膜炎”。
落枕这件事,有过1次,就有第2次、第3次,甚至有些人是接连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落枕为什么盯上你?
1.睡姿问题
人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会不由自主地调整自己的睡姿,头部位置在枕头上若摆放不当,颈部就可能会长时间处于过度偏转的状态,导致肩颈部肌肉、韧带组织一整个晚上处于强行牵拉状态,可引起肿胀、淤血、疼痛。
2.枕头、床垫不合适
人的颈椎都有自然的生理弧度,枕头过高、过低、过硬或者床垫过硬,都会使颈部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紧张,颈椎小关节扭错,导致局部疼痛不适。
建议:枕头选择有一定弹性,高度为一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落空。3.颈肩部受凉
秋冬季节,夜间温度低,睡觉时若颈肩部没有盖好,受到寒冷刺激,使得血管收缩,导致发生痉挛,并牵扯周边的肌肉引起疼痛。
建议:寒冷天气睡觉前,窗户不宜开得过大,肩颈部最好再盖上一层,防止受凉。4.“低头族”
电脑、手机的普及,使得现在的低头族越来越多,而长时间保持低头的姿势,颈椎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肌肉、韧带持续受力,且压力更大,颈椎老化更快,也就更容易引发落枕。
建议:任何姿势都不应保持太久,否则易导致局部缺血,因此,一个姿势在维持30-45分钟后就要活动活动。落枕也可能是疾病预警
除了以上问题,经常性的落枕也可能预示着一些疾病的发生:
1.颈椎病
患有颈椎病或颈椎关节错乱的人,稍微受些风寒或者睡眠姿势不良,就很容易发生落枕,甚至是反复落枕。另一方面,经常落枕的人,也易诱发颈椎病。
除了落枕,患有颈椎病的人还会出现手麻、视力下降,严重的话甚至会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症状。
2.脑血管病变
颈部连接着头与躯干,除了颈椎骨头之外,还有不少的重要组织会经过这个区块,像输送血液到脑部的颈动脉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脑、血管出现病变也可能会引起经常性的落枕。
①脑膜炎这类的感染会使脖子僵硬疼痛,还会合并发烧、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的症状;
②脑中风除了头颈部头痛外,还会有视力模糊、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平衡障碍症状;
③心梗还会伴随胸闷胸痛、心律失常、走路无力症状。
普通落枕后,是动还是不动?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落枕了,颈部活动受限,但有些人就是强忍着疼痛,往反方向拧脖子,觉得这样可以把紧缩的肌肉拉开,其实这么做不但治不好落枕,反而更容易导致原本僵硬的肌肉受伤。
发生普通落枕后我们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局部的冷敷、热敷
落枕早期也就是24小时以内,最好是局部给予冷敷处理,可以起到消肿镇痛的作用;而在24小时以后,肿胀缓解,改为用热毛巾或者是用热水袋进行局部热敷,促进血液的循环,帮助缓解疼痛。
2.拉伸运动
等到疼痛稍微缓解,可以做做拉伸运动,帮助加快恢复。
①低头抬头:坐站均可,头先向下低,有一点拉扯感即可,停5秒钟后改为尽量仰头看天,停5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做20次;
②左看右看:坐站均可,两臂自然下垂,身体不动,头交替向左、向右看,每次停留5秒,连做20次;
③旋转:身体不动,头慢慢地做度的旋转活动,若感觉疼痛,也可以缩小旋转范围,依情况而定。
3.按摩穴位
①落枕穴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在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用拇指的指尖由轻及重揉按“落枕穴”,保持5-10分钟,同时活动被按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左右手可交替按摩。按摩此穴位能明显缓解落枕的疼痛,还能预防颈椎病、手臂疼痛、胃痛。②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五指张开,拇指放在风池穴,其它四指扶在枕部,头微微往后仰,觉得风池穴有酸胀感后,先头向左上方看,右手拇指保持不变,停5秒;反方向再做1次。按摩此穴能缓解颈部酸痛、眼睛疲劳、失眠等症状。提示:若以上三种方法都无法缓解落枕的不适,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有颈椎等方面的问题。三步按摩法,预防颈椎病变
除了落枕引发的肩颈疼痛,其实颈椎病导致的肩颈痛更为常见,据调查数据显示,全中国约有1.58亿颈椎病患者!
而颈椎病也是肌肉长期紧张所致,因此缓解肌肉紧张对预防颈椎病起到很好的作用。今天,小编教大家3招按摩法,有效预防颈椎病变:
1.“拿”
一人坐在椅子上,另一人双手捏住肩部,一拿一松。然后一只手扶住头部,另一只手柔和地拿颈部,也可以轻轻往上推。
2.“点”
一个人点住另一个人的脖子根、风池穴,再轻轻揉一揉。
3.“滚”
一个人用手肘搭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稍微用力滚揉。
-转自药师在线12月17日星期二坐诊医生信息韩承鹤副主任医师暂停门诊吴小明副主任医师12月17、31日唐光华中医师周二全天冯林主治中医师一四五六日全天;二下午沈行仪主治中医师周一至周五上午徐伟丽中医师长期坐诊王碧霞基层名中医二、三下午;四上午唐润莲副主任中医师长期坐诊
吴小明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博士、师从多位国家级老中医,博采众长,曾参与多项省部级中医科研课题,先后在国内各级杂志发表相关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从事肝病与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多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治:
▲肺癌、食道癌、肝癌、肠癌、淋巴癌等各类恶性肿瘤;
▲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等各型肝胆疾病;
▲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等各型胃病;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痛风尿酸高等;
▲临床擅用药、汤、丸、散、膏、丹多种剂型并举,尤其对治疗脂肪肝、肥胖及女性体重超标,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相结合,疗效确切。
◆坐诊时间:隔周星期二
(坐诊时间:12月17日、31日)
韩承鹤副主任中医师
医院中医内科专家,擅长运用中医经典方药治疗常见病、疑难杂症、不孕不育症。尤其对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极佳。女性不孕症深有研究,使用经典方药,治疗效果独特。在同行及省内周边县市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坐诊时间:暂停门诊
王碧霞基层名中医
三界大王塘岙王忠清外科第五代直系传人,师承祖父王春风、父亲王士汉,深得祖传外科治疗秘方,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创新发展了塘岙外科,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
擅长诊治:
▲手术治疗痔疮、肛瘘、肛裂、体表肿块、包茎、腋臭等;
▲治疗痈、疽、疖、肿等疾病;
▲跌打损伤、软组织挫伤、慢性关节炎;
▲乳房肿块、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坐诊时间:二、三下午;四上午
冯林主治中医师
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院校进修学习,深得河南多位名老中医真传。行医近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院长职务,退休后曾在杭州、南京、宁波等地坐诊。治病务求实效,博采众长,疗效理想。
擅长主治:
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咳嗽、气喘、痰症、呼吸困难等;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泻、便秘、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统结石等;
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头晕脑胀等病症;
男科:阳痿、早泄,性欲低下、前列腺肥大以及炎症等;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妇科炎症、不孕、产前及产后调理;
疼痛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痛风等。
◆坐诊时间:一四五六日全天;二下午
沈行仪主治中医师
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运用中医经典古方、验方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如:
▲中风后遗症;
▲面瘫;
▲脾胃疾病、肾阳虚衰、肾阴不足、肝气不舒;
▲月经不调、痛经等诸疾。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徐伟丽中医师
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师承享有盛名的内、妇、肿瘤科多位名老中医,援得恩师桃李之教,始终将“治病求本”贯穿于临床治疗中,强调在妇科病的诊治中注重“通调并重”善用通补兼施,用药轻灵醇正。重视肝脾肾三脏并重,传承特色用药技法,进行辨证论治。
擅长主治:眩晕症、反酸、失眠、月经不调、痛经、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妇科炎症等常见病。
◆坐诊时间:长期坐诊
唐润莲副主任中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荣远明·教授,广西名族医药学会会员,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对苗、壮、瑶、侗等少数民族医学理论深有研究,治疗上善用“温阳补气,禁戒寒凉”的学术思想(扁鹊)。发表过多篇省部级论文,带领团队获多项省级优秀。
擅长治疗:
▲心脑血管:眩晕、脑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呼吸系统: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久治不愈的咳嗽。
▲消化系统:胃肠道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便秘。
▲妇科:乳腺病、子宫肌瘤、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征等。
◆坐诊时间:长期坐诊
唐光华中医师
师从国家级名中医黄竹楼。
擅长妇科、胃肠道功能调治。尤其对乳腺、甲状腺、克隆恩病、卵巢囊肿的诊治口碑甚佳。根据循证医学和阴阳平衡的中医辨证医理,对肿瘤早中期阶段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扶正祛邪施治,以及术后康复调理治疗,疗效声名远播。◆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门诊挂号、预约:-
?吾悦大药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