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亚群检测在骨肉瘤诊断中的价值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1-3-20 16:26:15   点击数:
  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90516/7143439.html

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恶性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又称成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干骺端,其中一半以上的病例发生于膝关节周围。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和局部肿块,早期误诊、漏诊率较高。肿瘤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在一年内出现肺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目前,在临床上对骨肉瘤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穿刺活检等。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技术有:

1、X线检查:骨肉瘤常表现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改变,以混合型景常见,肿瘤边界不清,皮质不完整,可见骨膜三角和或“日光放射状”现象,软组织肿块内也有不同程度的骨化或不规则的瘤骨阴影。

2、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肿瘤骨内病变范围,也是检测肺部转移灶最为常用的手段。

3、MRI(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清晰显示骨肉瘤髓腔内浸润程度、反应区情况,发现跳跃病灶,明确软组织的侵袭范围。

4、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病变部位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对于估计病变范围、发现卫星病灶或跳跃病灶,对手术设计、评估疗效等有临床实用价值。

5、血管造影:对了解肿瘤的轮廓、软组织的浸润范围、肿瘤的血运情况、手术入路选择等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治疗后可以检测该指标判断;穿刺活检:微创并发症少,活检通道应选择在设计好的手术切口上,手术时可完整切除活检通道,减少污染,减少保肢术的局部复发率,目前常在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阳性率在85%以上。

传统的骨肉瘤诊断技术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其因设备成本较大、对人体辐射及相关损伤较大以及检验费用较高,导致好多病人不能受益于这些检测项目。最重要的是这些传统检测项目不能在癌症初期就将骨肉瘤诊断出来,等病情加重直至中晚期方可被诊断出来,这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直接死亡。外周血免疫监测是这几年新型的癌症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手段可以在癌症早起就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然后再配合现有技术,在癌症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还可以进行治疗全程监控,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在我们的现有研究中,我们已经对骨肉瘤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进行了深层次的整理分析,并且获得了大量临床数据,这保证了我们的免疫细胞检测的灵敏度以及准确度。

MarkiewiczK等[1]研究了在诊断时评估骨肉瘤儿童的细胞免疫选择成分。对一组年龄在6至20岁(中位数15.0岁)的骨肉瘤的44名儿童进行的。他们的研究显示:对照组由22名年龄相同(中位年龄为14.5岁)的儿童组成,未诊断出肿瘤疾病和活动性炎症状态。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活化的T淋巴细胞(CD3+/HLA-DR+),B淋巴细胞,NK和NKT细胞。在治疗前-诊断期内进行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诊断为骨肉瘤的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差异涉及T淋巴细胞CD3+(.0vs.0kom/l,p0.)CD4+(.0vs.0kom/l;p0.)及其细胞毒性亚群CD8+(.0vs..0细胞/μL;p0.),活化的T淋巴细胞CD3+/HLA-DR+(39.0vs.81.0细胞/μL;p0.),B淋巴细胞CD19+(.0vs..0细胞/μL;p0.)和NK细胞(.0vs..0细胞/μL;p0.)。诊断为骨肉瘤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比没有肿瘤性疾病的患者低50%以上。SnyderMC等[2]报告一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表现为梭形细胞肉瘤。案例介绍:一名41岁的非洲裔美国妇女在右膝盖区域出现肿大的疼痛肿块。四年前,她的肿物被诊断为骨肉瘤,并且接受了根治性切除和铰链-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她接受了新辅助多西他赛和吉西他滨治疗。从复发的肿块中进行活检,并且组织学检查显示高度的软组织肉瘤。该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全血细胞计数显示白细胞(WBC)计数为13.6至17.9×/L,中性粒细胞为8.2至10.9×/L,嗜酸性粒细胞为1.8至1.9×/L。六个月后再次入院时,白细胞为.7×/L,中性粒细胞为57.02×/L,嗜酸性粒细胞为60.82×/L。两天后,嗜酸性粒细胞的峰值达到77.79×/L。

WuF等[3]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和放射疗法都可能导致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他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否可能改变癌症患者的全身抗肿瘤免疫力,特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力。HIFU治疗了16例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有6例患有骨肉瘤的患者(Enneking期,II(B)4,III(B)2),5例患有肝细胞癌(TNM期,III3,IV2),5例患有肾细胞癌(TNM期,III。2,IV3)。使用流式细胞仪技术,T淋巴细胞和亚群,在HIFU前一天和HIFU后7至10天测量这些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通过Studentst检验评估任何观察到的差异的统计显着性。结果显示,HIFU治疗后癌症患者血液循环中CD4(+)淋巴细胞的数量显着增加(p0.01),CD4(+)/CD8(+)的比例(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名患者的CD3(+)淋巴细胞异常水平分别恢复到正常范围,其中3例中的CD4(+)/CD8(+)比率,1例中的CD19(+)淋巴细胞和1例细胞毒性NK恢复正常。

RenS等[4]认为探索骨肉瘤发展的分子机制并制定相应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正常人体中的Th1/Th2细胞因子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破坏时,它与许多疾病有关,例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微生物感染,移植排斥等。方法:与诱导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骨肉瘤S细胞共培养,建立小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模型。通过基因靶向技术获得Notch1敲除小鼠。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M1-和M2-型TAM在肿瘤中的分布。然后用western-blot检测来检测和定量Notch1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蛋白质水平。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在与骨肉瘤S细胞共培养后,TAM分化为M2型,并且分泌水平Th1/Th2型细胞因子发生了改变。WalterCU等[5]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评估两种常见的化疗方案对癌症犬中T和B细胞数量以及从头接种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一项前瞻性研究招募了21只患癌症的狗(12只患有淋巴瘤,9只患有骨肉瘤),以评估阿霉素与多药化疗对适应性免疫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循环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数目,并在化疗之前,期间和之后评估对从头接种疫苗的抗体反应。还比较了治疗前与年龄匹配的健康犬的T细胞和B细胞数量。在治疗之前,患有癌症的犬比健康犬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少得多(P0.05)。BillerBJ等[6]比较了骨肉瘤(OSA)犬和健康犬的Treg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并确定预处理值是否与无病间隔或ST相关。他们假设患有癌症的狗的Treg数量会增加,而含有Treg百分比较高的狗的预后较差。动物:十二只附有OSA的客户拥有的狗进入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使用22只健康犬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与健康犬相比,患有OSA的犬的循环CD8+T细胞少得多,而Treg则多得多。与对照犬相比,患有OSA的犬的CD8/Treg比率也显着降低。在患有OSA的狗中,CD8/Treg比例降低与ST明显缩短有关。XiaWK等[7]探讨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比(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比(PLR)对骨肉瘤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中位数为6.20×/L、4.16×/L、1.24×/L和×/L。NLR和PLR的中位数分别为3.19和。YangS等[8]医院于年1月1日至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骨肉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从首次组织学诊断之日至年12月或随访死亡或失访计算随访情况。接收器工作特性(ROC)分析用于确定NLR,LMR,PLR和SII截止值(低(L)与高(H))。Kaplan-Meier方法用于生存分析。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分析以确定独立的预后因素。LNLR患者的生存率优于HNLR患者(中位值38.0vs13.0,P0.)。LSII患者比HSII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率(26.0vs.10.0个月,P=0.)。NLR,LMR,PLR,SII和AL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P0.),0.(P=0.),0.(P=0.),0.(P=0.)和0.(P=0.)。

参考文献

[1]MarkiewiczK,ZemanK,KozarA,Go??biowska-WawrzyniakM,Wo?niakW.OcenastanuimmunologicznegodzieciImlodzinezyzmiesakiemkosciopochodnymwmomencierozpoznaniachoroby[Evaluationofselectedparametersofcellularimmunityinchildrenwithosteosar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