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吃饭聊天,这位老中医出自名门之后,是历史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将之后,8岁开始学家传中医,某省级中医药大学教授,后坐诊某堂妇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人才库专家,领导人接见。
很多人对国医大师都有误解,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说实话我并不认同。
这位专家针对妇科尤其是子宫肿物,只要没有不适反应都会用温补的方法,而且效果很好,这才是把握住了大方向,因为所有肿物都是因寒淤积结而生。
但传统医学却有实则泻之的基本理论,很多医师把肿物按实症来对待,说实就是阳,既然已经形成实物了,需要用寒凉之物给清掉。很多人都是这个思路。
不过,他们嘴上却不承认,说肿瘤这种看得见的实物为阴、为虚,看不见的是阳,那我就反问了:既然为阴为虚,你怎还会用寒药泻那颗肿瘤?回答谓:先泻后补!
官医也好,民医也罢,经常看到这种答案,都不出阴阳平衡论。
举一例:
遇到一位上颚鳞状细胞癌晚期转移双颈部淋巴癌的患者,正在服用一位口碑很好的老中医的中药,经确认是寒药。我说断错病因了(注意,我说的因,不是症),从因用药直接有效,如果从症用药就很危险。
答:老中医说了先泄后补。
我:恐怕肿瘤还没泻掉,你身体先泻了。触底反弹不如直线上扬,直达目标!
答:老中医人挺好的,每天很多人看病,排队!
我:西医院人更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何不去?
庸人看名和品,真人看慧和明。
其实到这里,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就很难再跟他们说什么道理了。
有的医师嘴上不承认,但骨子里想的是什么呢?饿死肿瘤!只要身体还能承受!本质与西医搞症状而不强其体魄不是如出一辙吗?只是采用了中医方法而已,所以我经常说一个观点:中、西医就不要掐来掐去了,甚至搞得你死我活,其实中医中“错把寒证当热病来治”的思路与西医一样,都是在搞症状,而非身体本身,都是不管死活只管症的。但很多中医人却不承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在搞平衡,并且说有阴就有阳,有寒性体质就有热性体质,有寒性病就有热性病。
道理对吗?分二:
一,姑且说阴不离阳,但阴阳互转无定相,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如梦幻泡影此起彼伏之不可得中,不可得者即无所取,那么会有一种药能抓去得到吗?就如上一篇中所立:没有一种药能治一种病,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任何一种病果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是身体所有内外界变化的结果,而结果也无住,在随缘变化,遇强有力的善缘则转好,遇强有力的恶缘则恶化,这不就是我们人人尽知的朴素道理——因缘果吗?而对因缘果讲的最清楚、最彻底的就是中观思想,有兴趣可以去学习。
所以请总是拿阴阳论说事的医师们解释:一个人的身体体质如何阴阳互转?具体规律可有精确把握?何时互转?如不能搞清楚和把握时点,则何时以及怎么随变用药?万一一个人在一夜间就阴阳互变了呢?你的药会那么及时的变吗?不可能。所以说这个观点即便成立也没什么实用价值。
试想,一个人患病本来就很虚弱了,怎么还能继续泻呢?不调身专搞症,却是本末倒置啊!每次见到这些现象就不免心中为四处奔波的患者无奈。
中医不服,说这是阴阳平衡。
攃!动不动就阴阳平衡,中国真的是盛产阴阳家,懂不懂的都能扯上几句,反正各有其解。阴阳不是医学专用,无形生克也不是医学专用,把五行生克对应脏腑五行更是强拉硬扯,以及按颜色来确定的某江湖五行汤类,真真正正的胡扯!并且还有一套药物归经理论,否则就说不通了,八纲及三焦辨证就很难应用了。所以中医越来越复杂,离道越来越远,人为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还派生出了千年前的“晚上吃姜赛砒霜”的邪见,并被广为教授,当做专业到处宣传,结果很多重病者因此而半夜或凌晨丧生。
药物有眼睛?会思维?能认路?如果能,那么食物也应该有才对,药食同源嘛!为何我们的传统理论却只说中药有归经?真正的说不通,到现在也没有哪位大咖能解释清楚并实证给大家,你们翻遍全网、全中医界都没有,我说的是严格按照辩证思想来的。这些虚妄理论在以前的文章都说过了,有兴趣可以翻阅,并且也以事实论证过,所有人的体质都是寒性体质,程度不同而已,最好的接近中性!这与扶阳派、李可老先生等名家还有本质不同,因为他们并没有建立这个定见,还是认为有极少人是热性体质和热性病,所以大家别再叫我扶阳派,要叫也得是纯阳派。
所以,此理不说透、此身不能明,并且用事实证明给机械的阴阳论者,断不能让其醒悟,依然用泻法害人,延误病情,凡中医久治不愈或无效者都属如此。这跟扶阳派鼻祖郑则安批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清热泻火为杀人于无算”其实类同,什么叫无算?就是为了治病而忽视治身,慢慢卸掉全身阳气,饿死疾病,结果病人可能先垮掉了,只不过这个饿法是断了疾病的阳气或气血供养而已。
比如肿瘤,有的医师为何要先泻呢?就是饿着肿瘤不让其长大,等快饿死了再补身,殊不知此时身体也快挂了,为了治病不要命是西医的专利,所以往往经常听到一个说法:手术很成功,但人没了!活儿好!
腹水也是此理,其他一切疾病都作如是观!病相唯一本性就是刹那生灭无住,哪有一种药可以治一种病?无非都是调身之众缘,引导善缘而已,包括中医外治法在内。只有从根本上把握住一切病因寒生,才断不会有违根本理则。
因治病而损毁身体在中医人身上也很常见,并非西医专利。所以我从来不觉得说“中医黑”都是真黑,本身确实有不少问题,不光是我说,郑则安不也说了吗?甚至与骂无异了!其他扶阳派名家当然也持不同意见,所以中医人内部的争论,绝非仅仅是媒体上说的那种,因中医被长期打压而为中医证明才说的那个观点: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大家翻翻看有多人在这样说,懂不懂的、治没治过病的都在学舌!很不理性。
再看那些支持中医的自媒体大号,也鲜见真正理性的探讨,这些大号的作者有几位是真正会治病的?
所以,媒体运营者中,能治又能写的人才不多,请理性表达对中医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扬其利也能解其弊,这才是真正有利于中医发展的长久大计。
但说实话,这个目标却很难达到,因为很难确立一切体质为寒性、一切病为寒病的知见,这个不是只几个成功案例就能建立起来的,难比登天!!更难破掉阴阳论者对疾病的套用,因为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很认可阴阳学说。
我绝不是反对阴阳说,阴阳论是中国传统中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但是要跟疾病平衡还是要跟身体本性平衡才是关键,只顾着跟症状搞平衡了,却忽视了跟虚弱的身体平衡,不要命才怪哩!(身体本性为寒,如前文及以往文章所论述)
阴阳论本身没问题,但应用在人体上,首先得确认这个生老病死苦的身体之本性,在此基础上再谈阴阳平衡或许更为合理。
再回到这位癌末患者。对于患者一时说不通的,俗话说得好,一切随缘吧!
但他们对我用的方法体系也极其有兴趣,想试试。
也好,我说你这么虚,要先给你补,再上全套,结果一边调着就一边往外排痰,很多口,患者说这些痰堵很长时间了,很影响睡眠,一直出不来,今天总算痛快多了。
其实我哪里给他搞痰了?从来没有啊!只调身而已,没有对立心态,不属于身体的,身体自己会解决,这就是自愈力!没别的,就这么简单!搞那么多阴阴阳阳、辨来辨去反倒复杂很多了,大道至简在哪里?
简单的不一定智慧,但智慧的一定是简单的。
当天晚上患者就睡得很舒服,很认可这套方法。
患者说:说要两边的方法一起来!
我说:又补又泻什么意思呢?你只能选其一,因为两种思路完全不一样,人家老中医也不一定同意,我更不同意,要尊重认知前提。其实两边做也有好处,至少不会出现下文中的虚弱和肿瘤变大的问题。
患者们的心理有时候奇怪的很,你给他证明了,其观念也很难改变,不撞南墙不回头。
结果一个月后,患者原来能每天跑步,后来身体虚弱到了扶着墙走路,况且肿瘤更大、更扩散了,颈部的肿瘤也越来越大。肿瘤并没有被饿瘪,而是如鱼得水,身体更寒后淤堵的更快、更大了!
又来找我,我让他及家属住会所,亲自盯着他给调治,我说我再给你们三天的机会,让你看到肿物的变化,如果超过了你之前两个月的中药效果,就要做最终抉择了,别再犹豫,再犹豫后果难料。
只用了三天,肿物由硬转软、转小,压迫感降低,且体力很好。其实第一次处理完就软了。
回头再说开头那位老国医专家,此国医大师却真的不同,只要患者没出现不良反应,全部直接用温补法。
只不过,聊天时老先生告诉我说,用温补只有一事不明:有个别患者温补后不舒服,甚至疼痛加剧,很多时候针灸也不管用,所以就认为是热症、实病,会改为清热。可是清热效果很不理想,甚至导致肿物增大。
清热起初见效,但很快复发,并且症状更严重,于是这个问题就陷入了死胡同,两头怎么做都不对。
这就是我为什么建议所有为人医者都应该学一点中观思想,建立“性相违者不可能共存于一体”、“一体无二性”的根本性认知。
但中观初学起来比较艰涩难懂,单是表面的消文解意已吓退很多人,无法静心享习。中观思想从头到尾没有神秘,全是理性解析和逻辑论断,很适合现代人学习。
不过,即便深度思维后再去应用则更难,既要把握本性,又要深入相法,发现相法中的规律,而最难的是应用在医学保健领域,去解决必须当下就见效的健康问题,很不容易。
当我们建立了一体无二性的根本认知,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所有疾病的“本性一如”:即一切病因寒生、一切体质为寒性体质,不分国界民族,我相信外星人也如此,只要以生命形式全都如此,从此对疾病的大方向再也不会迷茫。以此来构建阴阳平衡谈身论病则更为合理。
黄帝内经虽然也持有一切病从寒生的观点,但也有很多其他与此不一致观点,所以整体上并没有给后世一个明确的说法,概是因为此经并非为黄帝本人所写,而是集合了当时各医家的梳理而成,并非那么神秘。
那么,如果建立“一切身为寒体、一切病为寒病”这个定见后,如果再出现所谓副反应时,我们就应当反省医学方法本身层面的问题了,而不再轻易否定本质、本性,体质之争、寒热症之争可以休矣,复杂的医学会变得即简单又有说服力,不怕任何人质疑,因为即从理上说得通,效果上也做得出来,理事无碍、圆融无缺。
所以,对于一个有经验、有功底、有长期疑情并百思不得其解的老专家,我只一句话,对方就猛然醒悟,我说:传统经络穴位效用有限,更需探寻更有效的穴位。
也就是只有温补内调和更有效的外治法完美匹配,才能解答所有迷惑。
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的经络学说是线性思维,从未出现过立体式的探索和成果,不觉得是巨大的遗憾吗?
老先生恍然大悟,可这新外治法探索起来何其难啊!历史上能知道的也就孙思邈真人的啊是穴,可啊是穴因为极其难以确定,而且位置变化不定,即便同一症状,啊是穴的位置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变,还要重新再一寸一寸地摸遍全身,太辛苦、挑战太大,后世没有人继续发展,连孙真人本人都没有继续探索,形成体系太难了!
我想真正的大师就应该具备这种创新精神了吧!为了解决一个患者腿痛,能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放下一切所知经络穴位,所以才为后人留下永恒财富,在问题无法解决时没有遵循传统,更没有放弃对病苦的怜悯,而是挑战了传统。
后来的祖师大德们,还有这种能力和探索精神吗?只是偶见局部性的新发现,不能形成一套能解决所有症状的体系,这不得不说是人类甚至动物界的第一等憾事!因为只要是脊椎性动物同样有效,以至鱼类,更何况阿猫阿狗、牛羊猪、家禽等。
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民间高手大都偏科,针对某些症状往往有很好的效果,但里面也有风险,因为还没有成体系。
由于经络学说数千年来都没有实质性发展,整个中医的发展都受到严重挑战,复兴中医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中医人也更要突破认知,不断创新,不负人民!
传统经络学说对很多复杂的症状尤其像三焦不同寒、热、湿交杂的痞症,都没办法简单有效快速解决,使得整个中医学陷入迷惑中。虽有效,但也有限!这个一定要理性认知,不能神奇化经络学说,否则依然会错把寒病当热病来用药。
扶阳派或火神派大量用附子后的“瞑眩反应”,虽往往见奇效,但也需患者忍受痛苦,很多患者会产生恐惧而放弃,大部分医师不好大量用附子就在此因,而开最安全的药,治不好也吃不死,但绝对会延误病机,是无奈的选择。所以经络学的局限性不得不说是中医发展的一大遗憾!如上面某些善用扶阳的大德们,仍把少许人当成热性体质和热性症,虽一步之差却本质不同。
理性看待中医,才有更好的出路,不吹不捧,不能只宣扬有效的,不揭露无效甚至……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