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实性占位病变,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20-10-8 20:07:42   点击数: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32岁

主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较剧烈,伴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性,无抽搐、发热,于外院行头颅CT示“右额叶出血”,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住院期间行腹部超声检查示“盆腔实性占位病变”。

现病史:无。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肿瘤三项:(-),生化全套:肝肾功能(-)。血常规:WBC11.06×/L↑(3.97-9.15)。

超声:无。

CT/MRI扫描:无。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医看

答案解读:E

解析:肿瘤较大,周围的结构受推压,矢状位和冠状位的重建对于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有重要价值,对于病灶的定位有重要的价值。同时CT或MRI虽然均未见肿瘤有蒂,但增强扫描所见肿瘤周围大量迂曲增粗的血管,来源于大网膜,对于术前诊断SFT很有帮助。

问题二

该肿瘤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直肠间质瘤

B神经鞘瘤

C脂肪肉瘤

D孤立性纤维瘤

E平滑肌肉瘤

答案解读:D

解析: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CT呈等或略高密度,两种不同密度的实性结构成分,坏死较少;与腹膜关系紧密;MRT2WI稍高信号中穿插的片状和结节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早期显著强化是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特点。

三、诊断分析思路

孤立性纤维瘤(SFT)强化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①早期显著强化,强化超过平扫%,并多呈持续性强化或进行性延迟强化,动脉期偶可见瘤内血管。②中等程度强化,强化在50%~%之间。③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各期强化程度不超过平扫CT值的50%。以第一种多见,肿瘤巨大时常强化不均。有文献认为,血管丰富和强化显著是SFT的可靠征象,且粘液样变性不会影响肿瘤的强化程度。MR能准确显示SFT组织学特征,具有重要诊断价值:T1WI呈等低或等信号。T2WI信号变化较大,与肿瘤的主要成分即胶原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不同及肿瘤变性有关。通常为不均匀的低信号,有时出现稍高、低混杂信号,T2WI信号强度随着胶原成分的增多而降低。T2WI在稍高信号中存在片状和结节状低信号,是细胞细胞致密区中穿插的胶原纤维,该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强化程度一般低于肿瘤其他部分,有时则与肿瘤其他成分强化程度相等。肿瘤出现粘液样变性、囊变、坏死时,在T2WI表现为高信号,这一部分增强扫描无强化。本例肿瘤表现为显著、持续强化,实质部分强化相对均匀,中心少量不规则坏死区,T2WI上见斑片状低信号,具有SFT的典型特征。

主要与MRT2WI低信号的腹腔或腹膜后肿瘤鉴别,而此类肿瘤较少见,如平滑肌肿瘤、间质瘤等,可在T2WI呈低信号,但这些肿瘤在增强扫描中均呈延迟强化,而SFT在临床中所见大多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期早期强化。但部分SFT强化程度较低时,与上述肿瘤常难以鉴别。腹腔或腹膜后的恶性肿瘤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等,病理学上含胶原成分均少,T2WI多呈高信号,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出血、坏死较多,易与SFT鉴别。但当肿瘤内胶原成分增加,T2WI信号减低时,增强扫描也出现早期强化,此时与SFT鉴别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病例投稿:医院放射科颜荣华

专家点评

腹膜孤立性纤维瘤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CT呈等或略高密度,两种不同密度的实性结构成分,坏死较少;与腹膜关系紧密;MRT2WI稍高信号中穿插的片状和结节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早期显著强化。对于起源于腹膜的肿瘤中,应将SFT作为一个鉴别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

点评专家:医院放射科王劲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VejvodovaS,SpidlenV,MukensnablP,etal.SolitaryFibrousTumor-LessCommonNeoplasmsofthePleuralCavity.AnnThoracCardiovascSurg,,23(1):12-18.

2.周建军,周康荣,曾蒙苏,等.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医学影像学杂志,,18(8):-.

3.舒仁义,叶孟,周浩杰,等.腹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MRI诊断.

实用放射学杂志,,28(2):-,.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