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很可怕,早发现3个月,可多活3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19-2-17 13:47:30   点击数:
  导读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小肠主要负责营养吸收,大肠则吸收水分、电解质,形成粪便、排出粪便。

大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龄化的加剧,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持续上升,但早期诊断比例却不足10%。

误诊、漏诊太多,早癌发现偏低

大肠癌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病因复杂,不易开展病因预防,但通过筛查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早期结肠镜筛查对大肠癌治疗十分重要。大肠癌早发现三个月,经过治疗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很多痛苦,而且可以多活三十年。

结肠镜筛查还可以发现肠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将其摘除,从而避免发展为大肠癌。

肠癌的演变过程

息肉是结直肠癌的“前身”,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结直肠癌都是从息肉一步步演化过来的,而从小息肉→大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息肉癌变这一过程一般需要5-15年,因此只要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病变,并及时切除便可以消除后患。

肠癌的高危险因素

1.得过癌前结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2.直系亲属得过结直肠癌或癌前息肉(腺瘤);

3.各种家族性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4.炎症性肠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5.长期饮酒、烧烤、腌渍、熏制食品,过多摄入红肉类、高脂肪类;

6.长期坐位工作而又缺乏运动者。

肠癌的高危险人群

1.50岁以上人群:

一般人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筛查,比如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10年后复查。有的专家更倾向于40岁开始筛查。

2.既往有息肉的人群:

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3.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4.直系亲属相关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肠癌的三大早期症状

一、排便习惯的改变

由于个体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排便习惯也大相径庭。专家指出,在没有腹痛、腹胀等典型症状或任何不适的情况下,一天排便三次和三天排便一次都属正常。但如果向来是数天排便一次的人,在没有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持续出现一天排便多次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肠黏膜是否出了问题。反之,一向排便通畅的人在没有任何诱因(如饮水、活动减少)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排便困难时,也应该考虑肠道出现占位性病变的可能。

二、粪便突然变细

粪便突然变细也是肠癌早期征兆之一。早期的肠癌往往局限于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随着病程的进展,肿块渐渐向肠腔内凸起,肠管直径开始缩小,粪便经过时就会受到压缩,从而出现粪便变细的情况。专家建议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三、伴有少量出血

  如果发现粪便中夹杂着少量血迹,则就要高度重视,千万不能姑息养奸,更不能当成痔疮自行处理。肿瘤会逐渐形成向肠腔内凸起的肿块,在受到粪便摩擦时,难免会有小的溃破,发生少量流血,这也是早期肠癌的症状表现。

肠癌的早期筛查

很多人都会问到,肠镜痛苦吗?

技术在进步,现在的肠镜和几十年前那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关键是现在还可以进行无痛肠镜检查,就像打了个盹似的就可以把检查做完了。

除了肠镜确诊,还可以通过潜血试验和仿真肠镜来检查,不过,由于CT仿真肠镜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因此在筛查的周期和有效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果的证实。因此,目前主流观点还是建议行结肠镜筛查。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好治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0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