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期刊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与免疫抑制剂联

文章来源:颈部肿物   发布时间:2019-1-26 20:23:39   点击数: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炎症性肠病

文献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1(3):-.

作者:乔宇琪、冉志华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医院

核心观点文献精粹

抗-TNF药物和免疫抑制剂(IMM),均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药物。早期研究中,抗-TNF药物多用于IMM失效后,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与此同时,学者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将抗-TNF药物与IMM联合治疗,是否会产生更好的疗效?并由此衍生出一些新的思考。

一、联合治疗是否有用?

早期抗-TNF制剂英夫利西单抗(IFX)的临床研究中,纳入IMM治疗失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用IFX治疗,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联合治疗。

通过对这些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联合治疗的患者,IFX抗抗体(ATI)的滴度低于单用IFX的患者,且不伴感染率的上升。而抗抗体产生是导致IFX失效的重要原因。

因此,联合使用IMM的患者IFX药物水平更高,输液反应更少。

二、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中,联合治疗疗效是否相似?

SONIC研究结果显示,IFX单药、硫唑嘌呤单药和IFX联合硫唑嘌呤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4.4%、30%和56.8%(P=0.)。IFX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的IFX血药谷浓度,分别为1.6μg/ml和3.5μg/ml(P0.)。

SUCCESS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和IFX单药治疗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缓解率分别为39.7%和22.1%(P=0.)。联合治疗组患者黏膜完全愈合率(29.5%),显著高于IFX单药治疗组(11.7%,P=0.)。

值得注意的是,在SONIC研究和SUCCESS研究中,联合治疗均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各组间严重感染发生率相似。

因此,联合治疗应用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时,均可获得较高的缓解率,同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与IMM或IFX单药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甲氨蝶呤与IFX的联合治疗

COMMIT研究是一项针对IFX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的前瞻性研究,纳入例未使用过生物制剂的患者。

结果并没有发现IFX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疗效优于IFX单药治疗,但发现联合治疗的患者产生ATI的比率更低(4%vs20%;P=0.01),IFX血药谷浓度也有更高的趋势。

因此,甲氨蝶呤作为联合治疗的IMM是否能使患者获益,但仍需要更多临床证据的支持。

四、如何优化联合治疗的使用

联合治疗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均有尚佳的表现,但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联合治疗?

有学者提出,所有病变累及范围广泛的克罗恩病患者,均可以考虑使用联合治疗,抗-TNF单药治疗适用于病变范围局限,和(或)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如青年男性和老年群体)。

联合治疗对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样是首选,单药治疗适用于少数药物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的患者。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可以在联合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疗效。

(二)何时开始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在IBD患者中通常存在3种不同方案:

方案1:同时开始IFX与IMM的联合治疗。SONIC研究结果显示,未使用过生物制剂及免疫制剂的患者,同时使用IFX与IMM进行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用IFX。

方案2:在IMM基础上加用IFX的升阶梯联合治疗。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在IMM基础上加用生物制剂的患者,与单独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相比,并没有显示出更多的临床获益,反而机会感染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缺乏证据支持升阶梯方法,加用生物制剂联合治疗。

方案3:在IFX基础上加用IMM的升阶梯联合治疗。有一项小型研究提示,在IFX继发失效时加用IMM,可在所有5例患者中降低药物抗抗体的水平。故在IFX继发失效时加用IMM可能是有益的,但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三)何时停用联合治疗?

关于何时停用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非常有限。之前一项研究对80例克罗恩病患者随访周,结果显示在周时,两组患者需重新使用IFX或停用IFX的比例并无差异。

因此,研究者认为已达缓解6个月以上的患者,继续联合治疗并不能使患者更多获益。

近期另一项研究认为,联合治疗1年后停用硫唑嘌呤会使复发率增加,但继续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的不同剂量(标准量和50%标准量),对复发率的影响并无差异。

因此,减量使用硫唑嘌呤进行联合维持治疗,似乎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五、联合治疗的安全性

机会性感染是联合治疗最常见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念珠菌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恶性淋巴瘤是让临床医师更担心的安全性问题。在使用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淋巴瘤的发病率增加4-5倍。IFX单药治疗的患者,罹患淋巴瘤的风险则小很多。

之前一项研究报道了36例发生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CL)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中20例接受了巯嘌呤类药物和抗-TNF药物的联合治疗,16例单用巯嘌呤类药物,没有单用抗-TNF药物患者。

在使用联合治疗的年轻男性中,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率最高。

六、总结

目前,IFX与IMM联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已获得肯定,欧美等国已将联合治疗写入了克罗恩病的诊治指南。

由于硫唑嘌呤对亚裔人群的不良反应率较高,联合治疗在亚裔人群中使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NUDT15基因变异筛查的开展,也为我国患者使用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联合治疗的时机把握上同样需要做出个体化选择。在未使用过IFX及IMM的患者中,早期(前6个月)联合使用IMM(硫唑嘌呤)可提高临床缓解率,但长期使用联合治疗可能增加机会性感染和淋巴瘤的发生风险。

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尤其是25岁的男性患者使用联合治疗需格外谨慎。

(本文已获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辑部授权使用,原文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内容可通过万方数据阅读下载。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

炎症性肠病药物联合治疗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北京关于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wwrm.com/yfzl/10203.html